陳念之沒有理會他們的譏諷,他確實感覺到了壓力,但這壓力并不是來自于旁觀的人,而是來自這天書神碑本身。
不說那鼎鼎大名的八篇圣人之道,便是那些圣賢篆刻的道,也不是陳念之所能夠比擬。
所以,當陳念之走過去時,心中卻是有些慌亂,雖然他有另外一個文明的學識作為支撐,可他并不是創造者。
但好在他反應的很快,面對眼前的這些道,他沒有小覷之心,但也沒有絕對的敬畏。
要授道,便要拿起大羅筆!
孟軻開口指向了一旁的桌案。
陳念之這才發現,桌案上放著一根巨大的筆,足有他手臂粗,整個筆漆黑厚重,一看就是許久都沒有使用了。
傳說,這大羅筆重萬斤,在經過圣人和亞圣書寫后,自有一股靈性存在,非圣賢根本拿不起來!
所謂大羅,寓比金仙,歷代圣賢,都不一定每一個都能拿的起來,陳念之才入武王修為,即便會寫幾首詩,恐怕也是拿不動的!
嘿嘿,要授道何其之難這正好也能試試他的斤兩,看看那些詩詞和句子,到底是不是他寫出來的!
周圍一陣議論,他們決定看起了好戲。
陳念之走過去,一只手握住了大羅筆,可他發現這筆之重,竟他一只手都抬不起來。
要知道,別說是萬斤,他現在一拳的力量,都是數百萬斤。
咬了咬牙,他立即催動氣血,想要強行拿起這支筆,卻發現即便他運轉了氣血,這大羅筆依舊是紋絲不動。
而他另外一只手雖然已經找到了恢復的辦法,卻還還沒有恢復過來。
眼見他拿不起來,周圍傳來了嗤笑聲,白相聲直接諷刺道:若是連大羅筆都拿不起來,你還授什么道快別丟人了,趕緊回去修煉個百年再說。
孟軻皺起眉頭,提醒道:如果只用蠻力,別說你一個武王,便是武圣來了,也一樣拿不起來。
這么一提醒,陳念之明白了,雖然不知道拿起這大羅筆的方法,但他卻停下了蠻干的念頭。
也就是片刻,他便有了主意,隨之他便將手放在了大羅筆之上,他沒有任何想要拿起大羅筆的意思。
只是嘗試著與大羅筆溝通,并且將自己準備要寫的東西,在心中開始默念了起來。
也就是一瞬間,他突然感覺到一股力量從大羅筆中勃發而出,隨之與他的心意相合,這一刻他竟然可以與大羅筆進行交流了。
在這大羅筆之上,他感受到了一股磅礴無匹的力量,但這力量并不是他們修行的蠻力,而是一股龐大的文道力量,無窮無盡!
他完全沉浸在其中,仿佛跨越時空,與曾經握住這大羅筆的一位位圣賢同處于一刻,感受起了他們的道。
這一幕看似很久,但實際上卻只是片刻而已,陳念之在片刻之間,便領略了這塊天書神碑,以及大羅筆奧妙。
當他再一次睜開眼睛,只感覺胸中如海嘯一般,掀起了萬丈波濤,原本他是要與這天書神碑種的文章去比高。
但這一刻,他忽然改變了原來的想法,無論是妖族的道,還是神族的道,其都有共同之處。
而這共通之處,就是為了教化世人,本就不該有高低之分,只是世人硬是要給上一個高低,才能夠平衡。
他握著大羅筆,感覺無比沉重,但這沉重卻不再是剛才以力相稱的沉重,而是一種文以載道的責任和擔當。
他長長的出了一口氣,隨著心意一動,剛才還重萬斤的大羅筆,此刻如鴻毛一般,隨著他的意念而動。
吾所授之道,傳自圣人,今日陳念之代圣人傳道!
他說完,大羅筆便在天書神碑上寫出了兩個字,隨之便停了下來。
眾人一掃,只見其上書寫了兩字,論語。
不像是神道篇和天道篇,僅僅只是論語二字,可這兩個字一出現,卻立即擠占了原來屬于那些圣賢篇章的位置,居然拍在了第九位。
其字體之大,絲毫不遜色于最末尾的畫篇。
要知道,天書神碑之上,字體越大,這道就越是強勢,其后便是排名,排名最前,字體越大,這道也就越強。
這么多年來,天書神碑上下,增加了無數的道,可這道卻從未蓋過八篇的位置,更沒有奪取八篇在神碑上的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