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祝大家新年、元旦快樂!平安快樂即是福!芋頭蝦祝大家安泰幸福美滿!
又虛長了一歲,還是一事無成呵。我多么想跟譚校長一樣,年年都是二十五歲啊……哈哈
………………………………………………………………正文:
點唇,不僅有點"朱唇",還有點"櫻唇"、"絳唇"。顧名思義,櫻唇就是比紅唇顏色要淺的粉紅色,絳唇就是用絳色來涂唇。
此外,唐朝時期,女子妝容還有一項最重要的,即"假靨"。多數都是在化妝之前,用白粉在臉上刷出底色。唐朝女子以膚白為美,除了臉部、頸部之外,肩、臂等裸露在外的部分,都是盡量用鉛粉涂白。今日倭國藝妓還保留著自大唐學來的化妝模式,把臉涂得像刷了一層白漆,而眉妝則是保持著盛行于大唐晚期的墨點妝,唇妝倒是依舊如同唐時的那樣只畫一個小小的櫻桃嘴妝。唐時,女子唇妝以櫻桃小嘴式的唇妝為美。
而唐初期、中期在"假靨"方面倒是不是那么追求像刷白漆一樣涂厚厚的一層鉛粉,只是根據個人的愛好,在臉上涂或濃或淡的粉底,已做接下來的妝容的底妝。
……
崔氏和小清漪的妝容就是采用的這樣一種淡粉底的妝容,只是胭脂、黛眉、花鈿、面靨、斜紅、點唇一點都不少。因著娘兩個的素淡性格,倒是只是淡淡的妝飾,起碼看起來不是滿臉紅、白、黃、絳的那種驚悚妝。
唐朝女子的艷麗,不僅在妝容,而且還在服飾服色。尤其是服色,有大紅大綠為主,講求艷麗多姿,而且有唐一場,以間以多種艷麗色彩的豎條紋格裙裝為主,有禙子、披帛、半袖、長袖短衣為輔,有的還要在長裙上再加圍一條短裙。總之,講求色彩斑斕,多色搭配。
而自武德朝、貞觀朝開始的初唐,發式上倒是比較簡單,只有簡簡單單的發髻,髻上的飾品基本沒有。至于鳳冠等各種女式冠珮,在此時更是沒有。唐代前期,流行的是半翻髻。此時,崔氏梳的發髻是流行的單刀半翻髻,小清漪因為年紀小小的原因,只能跟杜笛一個待遇,梳的是總角發式,只是別出心裁的在兩個總角處各留出一綹頭發,相互在腦后結成一個小辮子,看起來不失可愛與活潑。
崔氏和小清漪早早的就打扮停當,反而是較為簡單裝扮的杜笛倒是落在了后邊。
不過,無論什么時代,永恒不變的是,男性的衣著打扮總是要簡單、迅速的多。杜笛只是初到唐朝,不習慣唐式古裝的穿戴,只能由侍女代勞,而一旦選定了服飾、鞋襪,一切就都迅速的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