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輝廣當年還是岳父麾下的一員小將,如今卻壓到岳父頭上去了。
哪像岳父,武將最黃金的年歲,遭到了顯國公府的打壓,不得已從海防衛退走。
柳家以剿倭見長,失去了這一優勢,岳父在一干武將之中難免落了俗眾,這些年都是做著協戰的活兒,也是勞苦功高,可晉升途徑卻被顯國公府堵死了。
如今機會來了,卻還要屈居胡輝廣之下。
柳海平自然看出了他的心思:胡輝廣是條漢子,這些年,東南沿海的防務全靠他東奔西顧,奔走往來,人都累病了,去歲四月,他帶病剿倭,不慎被倭寇偷襲重傷,養了數月才慢慢好了起來,不然桃渚城的慘事也不會發生了……
我畢竟年紀大了,多年沒有率領水師作戰,對東南沿海局勢不如胡輝廣更清楚。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重回登州衛,繼續剿倭滅寇,完成柳家幾代人但愿海波平的夙愿。
如今也算是如愿以償了。
他的名字就叫海平,他的幾個兒子了,也取了平的名兒,當年還被人說道沖了父名,不符合孝道,也不吉利……
但愿海波平,是柳家人的夙愿,便是后來遠調河西,遼東,他對東南沿海的局面,也一直在關注。
太后黨也是用這些理由爭贏了岳父,加之保皇黨也不想逼顯國公太過。
最后作罷了。
對于岳父這曠達的心胸,沈岐是十分佩服的:您說的是,接著他話鋒一轉,就說,我走了殿下的門路,為三舅兄謀了龍江提舉司郎中一職,負責置辦和督造船舶事宜,也算承了祖業。
三舅兄在船造上很有見地,當年岳父還在登州衛時,就曾參與將戰船改造,現如今東南沿海剿倭的戰船,仍然沿用了當年改造的船型,多年來下來,也只有些更替優化。
龍江提舉司郎中,隸屬工部,是正五品的官職,朝廷重視水運、漕事、海防,是極容易晉升的位置。
思及至此,沈岐提點了一句:隆盛行一案,工部有許多官員受到了牽連,現如今工部百廢待興。
三爺柳浩平聞大喜:龍江船廠是成祖時期建立,當年我柳家祖上,就有一位海防同知,家中子弟有許多都在龍江船廠擔任要職,保衛京畿、江海漕運、江海防及下西洋等提供了船只制造,此次能去龍江船廠任職,實乃一大幸事。
他緩緩起身,整了一下衣裳,對沈岐揖了一禮:愚兄不才,此番仰仗妹婿費心,實在羞愧。
接著,鄭重道謝。
沈岐忙道:你本身有這樣的能力,我這才有底氣向朝廷舉薦,也是走了齊王的人脈,才拿下了這個職務。
隆盛行一案,龍江船廠有不少官員受到牽連,原就有空缺,齊王想要進一步蠶食顯國公府在海防上的勢力,三舅兄也是有運道,接下來,只要在海防上有所建樹,晉升入工部本部是遲早的事。
男人們聊著前程,朝事。
女眷這邊也聊著這些年各自的境況,也是其樂融融。
大舅母苗氏去廚房安排午膳,柳家人昨天才進京,家里還沒安頓下來,沒來得及準備太多食材,現在出去買也來不及了,苗氏把一些從遼東帶回來的土特產,與相熟的人家換些雞鴨鵝鴿鶉……
大家聊得起勁,就有小廝跌跌撞撞進屋,氣喘吁吁地稟報:老、老爺,老夫人……齊、齊齊王殿下來了,眼下就在門外……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