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場面簡直跟菜市口,有得一拼。
底下幾十張嘴,吵得齊晟腦仁疼,用力拍了兩下龍案,底下叫罵的聲音暫時下來,沖到堂中的大臣們,退回自己的位置,整理了好了衣冠,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理論,不一會兒,理論又變成了叫罵。
左都御史尤大人唾沫噴了張致寧一臉。
罵張寧致是個廢物,連戶部都管不好,大興糧倉丟糧十萬石,至今沒有一點下落,必須給朝廷一個交代!
張致寧的手指,差點懟到尤大人的臉上,說大興糧倉丟糧一事,是原戶部左侍郎瀆職的過錯,還列舉了原戶部左侍郎當職時,犯下的種種過失,如打壓下級官員,陷害同僚,以公謀私,私藏貢品等不義、不道、大不敬之罪……
尤大人不甘示弱,抬手指著他的鼻子:你還有臉說他……他難道不是你當初提拔的他犯了這么大的過失,你身為戶部長官,就沒有瀆職、怠職、失職的過錯
你是戶部的總官,你管理不善,能力不足,令朝廷蒙受這么大的損失,就沒有一點責任
你管著戶部,戶部出了錯,就全是別人的錯,你不為戶部負責,不為皇上負責,不為天下萬民負責,那還要你這個戶部尚書做什么,干脆撤了你,想來戶部也不會比現在更差的!
張致寧氣得臉都綠了,唾沫橫飛罵尤大人:你休要血口噴人,我身為戶部尚書,乃朝廷命官,是皇上欽定任命,也是兩朝元老……你算什么東西,一個都御史,張口閉口說要撤了我,咋地,你臉大是不……
……
你不聽我說,我也不聽你說,兩張嘴吵出了鴨群的架勢,吵到最后,已經沒有道理邏輯可了!
只剩下兩張嘴不停地罵,不停地說……好像誰先住嘴,誰就輸了,口里沒話了,就重復一句話,反復地說,反正就是不停下,不示弱。
到最后,互相吵架的兩人,根本都聽不到對方到底在說什么,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
嘴吵不贏,雙方就開始擼袖子,沖過去貼腳罵,罵到氣憤處,你踩我一腳,我踹你一下,激起來雙方開始扯衣領……
然后,互相吵架的一行人又顧不上吵了,跑過來拉偏架……
以齊雍為首的干武將,站在對面……看文臣陣營里內訌,也跟著一起起哄,簡直是看熱鬧不嫌事大。
鬧了半個時辰,齊晟受不了:鬧夠了沒有……
大殿上終于又安靜下來了。
張昌興估摸著戶部的氣焰被打下去了,就站出來了,將自己巡視全國糧倉過程中,發現的種種不妥,不善之處,一一奏報。
各地糧倉均有陳腐現象,加起來有十余萬石之多……有三個糧倉現存糧食,與奏報朝廷的儲糧數量不符,接著,就報了三處糧倉的名字,還有糧倉年久失修,糧食出現霉爛現象,據臣了解,地方倉部曾數次奏報戶部,讓戶部下撥修繕的款項,均無結果……
張昌興奏報的內容多達三十余條,由大及小,方方面面……
張致寧嗓子干疼,腦子里嗡嗡地……就是長了十張嘴,也辯解不過來,這才意會過來,都察院的一干官們,實在太陰險了,而且他們嘴皮子,實在太能吵了……
他一個戶部尚書,跟官比嘴皮子,能比得過才叫怪,張昌興列舉任何一道不妥,都能引經十個、據典八個,給你生生掰出一大堆道理。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