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殿下太小心了,便是借閱卷宗也都做了還原處理。
他大約沒想到,顯國公府早早就在蕭關相關卷宗上,做了細微的手腳,但凡有人翻閱,都逃不過他的耳目。
這也是為了防止有人想要利用蕭關一役再生事端,顯國公府在無知無覺的情況下被人算計,提前防備一手,屆時也好有個應對。
幕僚呼吸一緊:您的意思是……
顯國公沉下臉色:我之前就懷疑,齊王通過司庾主事查到,大興糧倉丟失的十萬石糧食就是原本要運到蕭關的那批糧草……
幕僚有些驚悚了。
只是,齊王狡猾多端,我擔心他故布疑陣,好讓我自亂陣腳,所以一直以靜制動,說到這里,顯國公臉色又凝重起來,語氣有些驚疑不定,只是沒想到,齊王將唐進堯推向了前朝。
他一時懷疑,這又是齊王的陰謀,擔心上當。
卻又擔心齊王果真掌握了丟糧一案的內情,顯國公府因為疏于防范,處境會變得岌岌可危。
幕僚臉色慘白:可、可是,司庾主事死得干凈,確保萬無一失,齊王殿下怎么可能,會通過一具尸體,查以這件事
他想不能。
顯國公之前也是這么想的,可隨著唐進堯入仕,他不得不做一些更壞的打算:司庾主事是你親自處置的你怎么能確定萬無一失不是親自動手,誰能保障沒有一點疏漏,你又能保證,司庾主事在背后,沒有做一些小動作焉知他在生前沒有悄悄留下一點線索
一旦東窗事發了,因為手中掌握了關鍵證據,很可能會成為保命符,這種手段他見得多了。
幕僚喉嚨發哽,推己及人,如果他是司庾主事,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保命……背地里,肯定會其他安排。
這樣看來,司請庾主事那邊,很可能還有其他線索。
只是,蕭關糧草案一旦事發,莫說是顯國公府,就是太后親自出馬,也兜不住火。
蕭關一役,折了太后黨半數勢力。
太后娘娘不惜自斷一臂,將原新樂侯家推了出去,要知道原新樂侯家,掌管了前軍衙門,在朝中與鎮北侯府地位相當,若是新樂侯家沒有出事,太后黨的勢力,也不至于被削弱得如此厲害。
現如今,原本太后黨掌控的前軍衙門,也因原新樂侯獲罪,相關人等,都受到了牽連,被皇上滲透得十分厲害,已經漸漸脫離了,顯國公府的控制……現如今顯國公府,真正能掌控的,唯有左軍衙門!
顯國公目光深了深:派人盯緊了大理寺衙門,絕不能讓唐進堯查到,任何與蕭關一役有關的線索……
齊王不愧是齊王。
北伐大軍一進京,雙方甫一正式較量,就讓他感到窒息一般的棘手。
果真讓齊王查到大興糧倉丟失的糧食,是原本要運到蕭關那一批糧食,太后黨的勢力又要被犁上一遍!
這真是一個糟糕透了的消息。
所以顯國公一得知唐進堯入仕了,就馬不停蹄地趕回去,想要調到目前能動用的眼線,盯住齊王府和定國公府……
……
唐進堯一進齊王府,就徑直去了書房。
齊雍這個牲口,一天十二個時辰,他至少要工作十個時辰,剩下兩個時辰吃喝拉撒,睡覺休息,日常生活起居,都在書房里,主院的重華閣形同虛設,他真擔心哪天,這家伙因為過勞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