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國公呼吸緊了緊:你是忘了福王和穆王了嗎
提了這兩人,隆郡王便坐不住了,一臉不安:兩位老祖宗德高望重,這、這點小事,哪值當驚動他們……
這兩位宗室里的定海神針,沒有宗親敢違背他們。
太后娘娘再尊貴,名字也是寫在族譜上的,受齊氏一族的宗法約束,而齊氏一族的宗族法典是怎么來的
那是太祖坐定江山之后,代代修撰,傳承至今。
是齊氏老祖宗們的祖制、祖訓。
有違祖制、祖訓就是背祖忘宗,德不配位,連皇上都不會輕易違背祖制,便是有與祖制不合的行徑,也要獲得大臣,及宗老們的支持,不能一意孤行。
宗老們身上干系太大,平時不顯山露水,但是一出山,就是能撼動朝局的存在,哪是說請就能請得動的……
顯國公也覺著自己想太多了。
于是,他臉色緩和下來:讓你媳婦穿上大妝,馬上進宮去向太后娘娘請罪,太后娘娘處罰了,皇后娘娘那邊就不好再做處置,皇上便是再惱怒,也總要顧及一些東南沿海的局勢,不敢與太后撕破了臉面……原也只是內宅小事,太后娘娘掌管內外命婦,也是順理成章。
隆郡王臉色不好看,這樣一來,隆郡王府不僅要直面太后娘娘的怒火,為了安撫鎮北侯府,還不能輕拿輕放……定會有實質性的懲罰。
可現如今,確實也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了。
隆郡王只好點頭:到了太后娘娘那兒,便說是常三小姐與沈大小姐掐尖爭強,冒犯了沈大小姐,一時不小心墜了湖。
容平年歲小,從小嬌慣了長大,也是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因為與常三小姐交好,這才偏幫了常三小姐,怠慢了沈大小姐……
這件事容平是脫不了干系的,倒不如直接認了。
容平到底是個姐兒,受了罰也不影響大局。
夫人們聽說,常三小姐是與沈大小姐起了口角,才墜了湖,擔心常三小姐大冬天墜湖,會損傷了身子,沒忍住說了幾句指責的話,并不是故意針對沈大小姐。
顯國公夫人,顯國公世子夫人也摻和了這事,不能不提的。
與其讓別人說,她們是故意針對沈大小姐,倒不如自己粉飾太平,選個好點的說辭,明面上也能過得去。
原也不是什么大事!是常二夫人怒氣沖沖地跑過來,是也不是地向鎮北侯夫人興師問罪,這才把事情鬧嚴重了……
總結就是避重就輕,輕描淡寫,再推一個替死鬼出來。
顯國公點頭:就這樣說。
這樣的說辭,到皇上那兒也立得住,把責任推到容平、常二夫人、常三小姐身上,這是最好的結果了。
常二夫人只是武陽侯府二夫人,不當家不做主的,皇上就是重罰,對太后黨的損失也不大的。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