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碾壓,僅僅如此。幾十個綠營兵就這么被殺光了,唯一的區別,有的是被蔡巧那些客串的騎兵撞飛、刺殺,而有的,則是被那些化身狂暴猛獸的百姓們徹底撕碎的……
短短一天之中,金華府由于馬進寶出征而僅存的清軍在這么個小村子里損失了四五十人之眾,來此的更是沒有一個能夠活著逃出去。這里面,唯獨可惜的是清軍都死光了,他在準備階段為蔡巧等人爭取時間而放的那些嘴炮是沒有機會為清軍廣為知曉,不可謂不是一種遺憾。
余佑漢被解了綁,村里人又忙不迭的去懇求原諒。陳凱這邊打掃了戰場,同時告知那鄉紳此地不宜久留,清軍用不了幾天就會找上門來,還是干脆帶著百姓們溜之大吉,隨后招來了幾個會修車轅的村民,一起動手,將他的那輛拖后腿的驢車修繕了一番。
救命之恩,銘感五內。
原諒,是不會的,余佑漢緩了緩氣力,將行囊上身,苗刀跨在腰間,便來到了陳凱的面前,躬身謝。
余佑漢的武藝如何,其人有傷在身,陳凱不好讓其當場展示一番,但是經過了與鄉紳的對話,道宗的想象基本得到了印證,一時間斂才心起,便提出了要余佑漢隨他前往福建的要求。
救命之恩,在下本不該拒絕。但是在下閑散浪蕩慣了,受不得拘束,實在抱歉。這樣吧,這本《辛酉刀法》是當年戚少保所著,內里的有很多師祖、師傅以及在下的理解,權當是謝禮,送與閣下了。
師門秘寶,不方便吧
沒什么不方便的,師祖是當年追隨戚少保的,后來戚少保被朝廷排擠,心灰意冷之下轉而醉心于武學大道……師祖只有師傅一個徒弟,師傅也只有在下一個徒弟,在下迄今為止尚且沒有找到合適的學徒來傳承這刀法,若如翌日再如今日這般,只怕是傳承斷了,在下反倒是無面見師祖和師傅于九泉之下。
那閣下若是日后碰上了合適的徒弟
刀,在我心中,已用不著這些了。
刀譜陳凱是不白拿的,讓余佑漢隨行幾日,離開了金華府的范圍后可以送他一匹馬用來趕路。
驢車修理完畢,鄉紳還在勸說村民們暫避一時,陳凱懶得多嘴說些什么了,這一眾人便繼續上路,向著西面的方向揚長而去。在路上,陳凱倒是與余佑漢聊了一些路上的所見所聞,比起他這幫匆匆忙忙的,余佑漢一路上,尤其是在鄉間所見甚多,如前幾日那般的擄掠實在是屢見不鮮,整個中國大地全然籠罩在這樣的氣氛之下。
這并非是從清軍入關才開始的,崇禎朝武將開始逐漸擺脫皇權和文官領兵制度的控制,軍紀敗壞的情況就與日俱增。待到清軍入關,原本還要盡可能的約束武將,設法降低軍隊對國內民間的破壞的明廷換成了以小族臨大國,以軍事威嚇和屠戮恐嚇作為震懾人心手段的清廷,軍隊對民間的破壞、對百姓的殘虐就已經不僅僅是不加管束的那么簡單了,甚至還要通過助長這等風氣來震懾漢家百姓,提高綠營兵的戰斗欲望。
這樣的狀況,是要到大規模的抗清運動被鎮壓下去,清廷轉而需要謀求拉攏士紳、百姓來穩定人心,才會出現轉好的可能。
陳凱記得,以前在網上曾看到過這樣的論——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對中國人的殘害是源于中國人的抵抗,中國人不抵抗,日本人就不會殘害中國百姓。同樣的配方,同樣的滋味,對于清軍的屠戮,一樣有人表示明清沒有什么不一樣的,都是正常的王朝更迭,屠殺是民族融合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瑕不掩瑜,任何對清王朝的指責都是狹隘的民族主義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