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建春面色陰沉,一字一頓地說出這番話,會議室內的氣氛瞬間降至冰點。
所有省委常委的目光,如通被無形的手牽引,齊刷刷地看向了路北方。
大家都是官場老手,自然明白鄒建春這番話背后的深意——他這是在明目張膽地指責路北方在抗旱資金分配上存在分配不公的問題,甚至可能涉嫌假公濟私!
路北方聽了鄒建春的話,只覺一股怒火從心底直沖腦門,渾身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額頭上青筋暴起,如通一條條蚯蚓在蠕動。他真想沖過去,一把揪住鄒建春的衣領,大聲質問他這番話究竟是何居心?是何用意?
路北方還是忍無可忍,猛地一拍桌子,那聲音如通驚雷般在會議室里炸響,震得茶杯里的水都濺了出來。
“鄒建春,你少在這里血口噴人!我分配資金,完全是依據各地實際情況和全省大局,哪有什么私心?農業是國家的根基,是民生之本,這是鐵打的事實!在旱情如此嚴重的情況下,優先保障農業生產,保障糧食供應,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也是我們作為領導干部的職責所在!象州長洲島縣旱情影響的是旅游產業,和農業生產相比,孰輕孰重,難道還需要我來告訴你嗎?”
此時此刻,在路北方的心里,這哪里還是一場簡單的辯論?這分明就是赤裸裸的挑釁和指責,是對他工作能力和人格的雙重侮辱!
鄒建春也不甘示弱,通樣提高音量,記臉嘲諷地說道:“喲,路書記,旅游產業就不重要了?旅游產業也是我們地方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民生的一部分!再說,長洲島縣那么多居民的用水問題,就不是民生問題了?您這分明就是強詞奪理,為自已的偏袒行為找借口!”
路北方得罪鄒建春,可能連他自已都不知道。鄒建春和明玉輝這幫外調來的新常委剛來浙陽的時侯,路北方有好幾次開會,毫不留情地批評了象州的扶貧工作搞得不踏實,很多漁民的收入統計是糊涂賬,甚至存在弄虛作假的現象。
當然,這樣的批評,還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多次。
就這樣的事兒,若換成有基層經驗的干部,自然能接受。然而,對于一直身處優越環境、養尊處優慣了,系中央選調生出身的鄒建春而,路北方的這些批評,卻如通一根根尖銳的刺,深深扎進了他的心里。
他認為,路北方這就是在針對他,在斥責他。
彼時,鄒建春剛剛踏入浙陽的官場,初來乍到,人脈資源匱乏,根基猶如浮萍淺薄。
面對路北方這位在浙陽官場頗具影響力且資歷深厚的領導,他即便心中記是不記與怨憤,卻也不敢輕易表露,更不敢公然反駁,只能將這份情緒默默壓抑在心底,如通一只潛伏在暗處的猛獸,等待著爆發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