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生留了些讓如意晚些端給王三娘,吃完過后,如意便在院子里看起了書。
書是平安從教書的先生那里借來的,之前平安去過學堂,得那位教書先生看重,其實那時就該入學了的,但是平安不太樂意,他還太小了,那時候都才滿四歲,遠遠還沒到年紀。
王三娘也沒強求,在加上那時候還不是很太平,便打算再過段時日,平安也能多些無憂無慮的日子。
書里面寫的什么陳長生問道。
如意說道:是一個人話,叫齊師。
書名便是《齊師語》。
這本書早便有了,有些類似于《論語》一般,里面多是一些道理。
而這位齊師則是舊景時的先賢,后由他弟子編著出了這本書,傳訴天下,學堂里基本上都有這本書。
如意看的懂嗎
有些懂,有些不懂。
如意的見識其實還不足以明白書里的東西,但也無礙,她早已啟蒙,隨著歲數的增長慢慢能明白里的道理。
到了正午的時候,平安休息。
他坐在一旁問陳叔叔,為什么蕓姐姐稱陳叔叔為先生
陳長生道:你陳叔叔以前是說書先生,被稱先生不是很正常嗎
是嗎
平安覺得興許不是,又道:陳叔叔以往不會真的是教書先生吧
陳長生搖頭道:沒教過書。
哦……
平安撐起下巴,說道:再過兩個月平安就要去學堂了。
陳長生看了他一眼,說道:是該去的。
其實應該是八歲。
但是平安懂的比同齡人多的太多了。
平安卻是搖頭道:可是平安不想去。
去了學堂不也是讀書嗎,我聽過教書先生的課,只覺得很沒意思,沒有平安看書來的安逸。
書里的東西平安都看的懂嗎
當然。
陳長生隨即道:那陳叔叔考考你
平安認真了起來,拍著胸脯道:陳叔叔盡管考我。
陳長生想了想,隨后問道:若有陌生人掉進水井,你若救人,就會死,你救不救
平安愣了一下。
他思索起來,在這個問題上犯了難。
陳長生見他半晌都沒出聲,于是便問道:可是想明白了
平安抬起頭來,張了張口卻答不上來。
所以救還不救呢平安問道。
陳長生摸了摸他的頭,說道:君子不救。
不,不救
平安又是一愣,這好像與他在書中所學的,并不一樣。
君子不救,但若是不救,那還是君子嗎。
陳長生解釋道:遇見不幸事,先有惻隱心,但是君子并不是迂腐人,他可以去井邊救人,但絕對不會讓自己身陷死地。
這是一位齊姓先生教會陳某的道理,現在陳某教給平安。
是齊師
陳長生搖頭,說道:是一位叫齊靜春的先生。
君子可以死道義,但是,不能只是死道德。可以為了心中的道義、理想、使命而死,但是,不能因為道德上的束縛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