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子嗣里,趙無雙是最好的人選,也是唯一有希望能夠斗得過那位相爺的人。
這也是趙貞唯一的指望了。
因為他預感到,自己此行,恐怕難有歸來之日了。
索性將這一切,都交給天意。
便是他趙貞,任性了一回。
………
因東虞城,兩軍僵持了數月之久。
在此期間,襄軍也嘗試過從側面破城,但結果卻并不樂觀。
輪番叫陣,可最終卻是勢均力敵,難有成效。
那東虞城的防守依舊是紋絲不動,難以撼動。
當趙貞抵達軍中,已是秋末之時。
此地逐漸轉涼,冷的刺骨,許多將士對此氣候都難以接受,許多都受了寒涼,戰力大減。
就算是強攻,也錯過了最好的天時。
攻城之事,也就此擱置了。
只有再待開春之節。
這一等,又是數月。
等到了冬雪化去,等到了貧瘠的地脈上長出了嫩芽。
直至天氣轉暖,襄軍逐漸恢復這才重新展開攻勢。
西蕭是塊難啃的骨頭。
趙貞下了狠心,欲繞路攻其后方。
可他到底還是小闕了西蕭,僅是探路的斥候,一去便沒再回來,十六位斥候,盡數殞命。
隔日便被掛在了那東虞城的城樓上。
暮年的趙貞眉頭深邃,他這時也明白,硬碰硬,怕不只是兩敗俱傷這么簡單。
得另尋他法。
可接連幾次,西蕭都及時做出了反應。
趙貞也意料到了,帳中出了細作!
敵軍對他們的布置了如指掌,就連派出的斥候都能夠及時發現,無一生還,顯然是早有準備。
唯一的解釋,便是有人通風報信。
可這樣精確的布置,唯有幾位將領清楚,這些將領無一例外都是跟著他出生入死的。
趙貞一時也沒有頭緒,不知該如何找出這個細作。
將計就計,可他不敢去賭。
那蕭王心思縝密,恐怕很難騙過。
襄軍便這么被攔在了東虞城前,再度僵持。
………
興隆十七年,驚蟄。
歷經一年,趙貞在各個將領帳中安插了人手,在一次攻城之事中總算是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
當天夜里,他便召集諸將,商議強攻之事。
他故意讓那細作帶兵從后方燒其糧草。
而自己則是早已做好準備。
在當天夜里,便率領數萬大軍夜襲東虞城。
這一場戰事,也由此打響!
此番讓東虞城的守將措手不及。
暗子所報有誤!!
襄軍夜襲東虞城!速去通報!
這場夜襲起了奇效。
襄軍趕在西蕭兵馬還未聚攏之前就攻上了城樓。
趙貞冷哼一聲,為了這東虞城,耗費了近乎兩年之久,不過好在,還是他趙貞棋勝一籌。
本王倒要看你還能如何翻騰!
黎明亮起之時,東虞城鎮守的蕭軍大勢已去,剩余將士皆撤回了后方。
東虞城,自此失守!
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