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城的賑災一點都沒馬虎,趙貞親自派遣了一位大監前去查看,無人膽敢插手賑災事宜。
也是因此,青山城的危難也慢慢平息了下來。
就好像隨著一場大雨,將那所有的火氣盡數澆滅了去。
官府又派發了糧種,雖說短時間內青山城很難恢復元氣,但好歹也有所好轉。
入秋后涼風吹的人發抖。
一場大旱險些耗費了王三娘一家所有的積蓄,之前賣炊餅賺來的銀子也沒剩下多數了,剩下的便只有些許白面了。
但這些糧食,顯然是不夠吃的。
無奈之下,王三娘只能繼續擺起了炊餅攤子,她餓著倒是無所謂,但是平安和如意還小,卻不能一直挨餓。
炊餅,剛出爐的炊餅……
慢慢的王三娘學會了叫賣,生意不好,便只能以此多吸引一些人來。
可是經歷了一場旱災的青山城又有幾人舍得買這炊餅,一日下來,王三娘也沒能賺到幾個子。
拿個炊餅。
正要收攤的時候,卻聽一道聲音傳來。
說話的是一位姑娘,穿的樸素,但模樣卻是尤為好看,王三娘記得此人,之前來買過他的炊餅。
來人正是桃林的阿青。
王三娘本來都快堅持不下去了,幸得阿青拉了一把,這才將這段時日挺了過來。
阿青得知了王三娘家的情況后便送了一些米面過來,除此之外還有些許銀兩。
對于她而,這些東西都不值一提。
王三娘問道:姑娘為什么……
長生是我的朋友。阿青說道。
一來二去,阿青便與王三娘熟絡了起來,還認識了平安跟如意。
后來有一段時間城里面的幫派鬧的厲害,阿青還讓王三娘搬來桃林住了一兩個月。
這大概是平安和如意過的最為快活的一段日子里,往年在城里的時候,阿娘從不讓他們到處跑,如今這么大一片桃林,她們想去哪里玩都可以。
……
隨著義軍離開了青山城,青山城內與外界也重新連通了起來。
唐記茶樓再度開業,只是如今沒了說書先生。
旱災之下,生意也差了許多。
不過好在,如今總算是過去了。
太平日子,才是好日子。
當茶樓開門的時候,青山城已經大變了模樣。
茶樓里的客人見了熟人后便閑聊了起來。
我聽說金府被抄家了。
這可不能瞎說啊!
駭,真的!我騙你作甚!
咋回事啊,快說說。
當初南王還在青山城時,金家二公子掌管著金府的生意,見那糧價漲的厲害,被利欲迷昏了眼,也參與了其中,幾番運作之才,使得那糧價一漲再漲。
本以為會賺的盆滿缽滿,誰料忽然有一日南王的軍隊便闖進了金府之中,當時府中之人無一幸免,全都被抓去充軍了!
在青山城屹立了數百年的金家,也至此倒了下來。
該抓!
活該!
眾人連連叫好,他們就是在那旱災之下活下來的,當時的艱苦感同身受,對于這些吸人血的商人,只有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