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更替,如今正處于動亂之時。
趙貞雷厲風行,以最快的處理完了如今眼前可見的阻礙,這位帝王做事向來不拖泥帶水。
而現如今,最大的問題,便是流民。
當初有許多人為避戰火,皆是南下逃難,成了流民,若是長此以往,國家經濟必將破滅。
趙貞一邊讓北襄商家融入各地,一邊勸解那些流民歸回原地,重操舊業,以此慢慢平息國家之中的混亂。
似乎是因為大景落幕一事,原本一直不曾安定的北莽也忽的平靜了下來,這也讓趙貞多了幾分精力來處理國事。
那些失去的江山,他終究還是要拿回來的。
比起當初,他的做事風格要平和許多,似乎是因為有了北莽的前車之鑒,趙貞對于賦稅與刑罰這一塊也放輕了下來,連同著修筑川原宮的事也暫停了下來。
北襄的百姓心中都松了一口氣,以為是當今王上轉性了。
可實際,這也只是僅僅只是暫時的罷了。
趙貞仍舊是那個趙貞,就好像那林中的猛虎,小憩時看似無害,但不可否認的,他仍舊還是那頭猛虎。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待到大景舊事處理完后,定然還會有數不清的事情出現。
南北襄與大景合并為大襄,立年號為興隆。
興隆元年,冬末,流民問題得以緩解,陸續有人回歸原籍,做回了原本的生意,民生也得以安定下來。
在那秋月坊中。
流云觀重新開了觀門,童知喚從此便一直待在道觀之中,成了一位山野醫師。
每日鉆研醫術,除此之外,也會偶爾下山去為人診脈。
童小神醫的名字早已在數年前便已傳遍這方圓百里,得知其歸來之后,陸續有人來到山上求醫問藥。
童知喚如當初一般,以一炷香火為診金,為人瞧病。
道觀中升起裊裊青煙。
時隔數年,這座道觀,再一次熱鬧了起來。
桃兒姑娘時常坐在樹下看著童知喚為人診脈,她偶爾笑笑,再說上一句呆子。
童知喚也只會傻笑,對上桃兒姑娘時,他是半點硬話都講不出來。
冬末時節,上山求藥的人少了許多。
天上下起了小雪。
桃兒姑娘抬起頭看向那院中的飛雪。
下雪了!!
桃兒姑娘在院中走動著,雪花落在她的身上,只是沒有像曾經那樣直接穿過去。
童知喚披著襖子從觀中走了出來。
他來到桃兒姑娘的身后,將手中的披風披在了桃兒姑娘的身上。
桃兒姑娘愣了一下,說道:我不會冷的。
那也得披著。童知喚說道。
桃兒姑娘笑了一下,她的目光看向那遠處的山澗,皆是白茫茫的一片。
桃兒姑娘忽的想起了先生來,說道:也不知道先生什么時候回來。
或許明年先生就要回來了。
童知喚說道:我聽常少卿說,當時他去景北先生還在上京,若是那一年先生走了的吧,應當就是明年槐序回來。
他說著,卻是頓了一下,只是常少卿他……
唉……
童知喚嘆了口一聲。
桃兒姑娘看向他道:你嘆什么氣,他又沒死。
昂童知喚愣了一下。
桃兒姑娘說道:我認得他的,當時沒救他,是因為有人出手了。
誰童知喚問道。
桃兒姑娘說道:你應該是見過的,是紫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