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時五人湊在一起,長生取出龍脈衍續圖譜交給楊開,命他和余一釋玄明先行趕往河北道,進入東北密林進行尋找。
由于地支化生的女子無法確認楊開等人的身份和動機,很可能會對楊開等人發起攻擊,為了確保三人安全,長生命三人只是進行大概的尋找,到得疑似地點或是見到可疑人物之后不要急于接觸,而是在第一時間以靈氣信物通知他,等他處理了眼前的事情之后趕過去親自處理。
"王爺,我呢,我咋辦"大頭端著飯碗看向長生。
長生說道,"你盡快將所有能變現的房產處理掉,留下一百萬兩自用,剩下的銀兩全部交予戶部,戶部會撥出五百萬兩給內務府。"
"然后呢"大頭追問,"我去哪兒跟你們會合"
長生想了想,出說道,"沈州吧,就在咱們救下那幾個老兵的沈州城外。我這次南下得去兩個地方,先去峨山的太平觀,然后還得去一趟舒州,大致估算,趕到沈州最快也得七天,七天之內你趕去沈州城外就可以。"
"行,時間來得及。"大頭低頭扒飯。
"你也不用太著急,"長生說道,"我說的七天是在最順利的情況下需要七天,路上但凡遇到點兒情況,七天就不夠,十天之內你能趕過去就行。"
"放心吧,我有白姑娘,去哪兒都快。"大頭說道。
長生又轉頭看向楊開三人,"你們離開長安之后順道兒去一趟營州,咱們在那里還有一艘船,船上主要是米糧食物,你們直接知會營州府衙,讓他們接手吧,將船只賣掉,用船上的糧食開設粥場,賑濟南下的饑民。"
長生說到此處略做停頓,轉而繼續說道,"營州是河北道諸州南下的必經之路,假皇上先前加征冬糧主要在河北道,你們知會營州官府攔住南下的饑民,讓饑民吃飽之后領取干糧回返原籍,自原籍州縣領回先前被朝廷加征的冬糧。"
三人點頭。
"對了,我先前自海上許諾船老大和船工雙倍工錢,"長生說道,"這事兒你們不要忘了,船老大和船工全部給與雙倍酬勞,他們跟著咱們九死一生,不能虧待了他們。"
"好。"楊開點頭。
長生又道,"還有,河北道多有山賊土匪,這些船工又多是南方人,攜帶銀兩千里返鄉很容易遇劫遭搶,讓營州派出官兵沿途護送,確保他們能夠安全返鄉。"
"王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您就放……"
不等大頭說完,長生就擺手說道,"對咱們來說是小事,對他們來說可是大事,還有,記得告誡護送的官兵,誰敢在途中勒索船工錢財,一律斬首。"
長生罷,楊開等人再度點頭,他們跟著長生的時間也不短了,對于長生的脾性也多有了解,長生每次交代事情都會說的非常詳細,這其實是個很好的習慣,可以避免因為交代不清所導致的誤解和偏差,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說話太多顯得不夠深沉,不過長生也從不追求深沉,眾人跟了他這么久,就沒見過他端拿造作的裝逼耍酷。
正事說完,長生開始端碗吃飯,吃飯時也不專心,皇上遭此劫難,短時間內肯定心神不寧,緊張忐忑,自己此番南下辦完事情之后就會直接趕往河北道,不會再回長安,皇上回過神來之后見不到自己,心里肯定不踏實。
想到此處,便又命大頭在離開長安之前進宮見見皇上,將自己和眾人接下來的動向告知皇上,讓皇上做到心里有數,這種作法就如同孩子出門要跟大人打個招呼是同樣的道理,得讓大人知道自己去哪兒了,以免大人無謂擔心。
飯后,長生立刻收拾動身,除了少量的干糧,還攜帶了不少禮品,這些禮物都是上午各部官員拜訪時帶來的,此番他要趕去峨山見太平道人,做人得懂規矩,去別人家里做客盡量別空手。
大頭等人跟在長生身后送長生出門,長生上馬之后又想起一事,命大頭跑回去拿來一件皇上之前賞賜的玉如意,灌注靈氣之后交給大頭,"見皇上的時候將玉如意交給他,告訴皇上如果遇到危難就打碎玉如意,我自會有所感知,不管身在何處,在做什么,都會立刻回援救駕。"
"王爺慮事周全。"大頭佩服的五體投地。
長生也不耽擱,翻身上馬,在大頭等人的注視之下騎馬離去。
自城里不便策馬狂奔,離開長安之后長生才開始抖韁加速,南下的官道有好幾條,其中一條就是通往漢中,分別多日,長生很是想念張墨,但到得岔路口卻并未選擇去往漢中的官道,因為不是很順路,會多耽擱幾日。
午后官道上路人很多,其中不乏騎馬騎驢的,長生騎著黑公子絕塵而去,所到之處罵聲一片,只道他騎的這么快是趕著投胎,要么就說他趕著奔喪,長生聽到了路人的低聲謾罵卻并未與他們一般見識,畢竟黑公子疾馳而過帶起煙塵嗆到了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