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
父母親大人金安。光陰似箭,歲月易逝,自上次回鄉,已一年有余,甚是思念。不知父母身體善否?望冷暖添減衣物,少食多餐,保重身體。
然父母囑子婚姻之事,吾已謹遵父母之命,相信不久后便得良緣!
寫下此信,吾心中已有預感,接下來的戰斗,恐會異常慘烈,然小狂既已立志報國,自當奮勇向前,九死不悔!
若吾犧牲,父親母親大人不必悲哀,兒之犧牲只為國家和民族,只為那些普通的民眾,若兒不犧牲,那他們犧牲者將會眾多。
因此,兒心堅定,只為后世之子孫能有一個和平之環境,只為后世之中華能屹立于世界之巔,不再受人欺辱!
但,吾亦知自古忠孝難兩全,讓父母白發,人送黑發人,實屬兒之不孝,請父母大人諒解,若有來世,兒,自當當牛做馬,以報生養之恩!
……
敬請福安!
兒,小狂!”
看到這些,林小狂的父親老淚縱橫,他們就只有這么一個兒子呀。
新四軍的干部也很悲傷,同時也很愧疚。
“林老先生,對于此事,我軍表示非常抱歉,您若是有什么要求,請盡管提,我軍必定盡全力滿足!”
聽到此話,林老先生立馬搖了搖頭,然后說道:
“我兒是為國犧牲,若是拿此要挾,即是羞辱吾兒,萬萬不可為之!
吾兒之犧牲遠勝于吾,吾不敢玷污半分!
貴軍貴黨不必愧疚,此乃吾兒之選擇,怨不得他人。
相反,吾心中雖然悲痛,但亦深感榮耀,吾兒所作者是為國為民,可當英雄乎!
吾夫婦二人自當秉承而志,相助抗日,以期驅除倭寇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