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大半個時辰,蕭瓚才姍姍來遲。
福壽軒里的眾人也沒有什么怨,等蕭瓚他們是愿意的。
所有人入座后,徐太妃下令傳菜,今天是特地為蕭瓚準備的慶功宴,所以菜肴豐盛,一桌子珍饈美味,色香味俱全,再配上陳年的花雕酒,過節也不過如此。
徐太妃高興的舉杯,對著眾人道:"咱們一起敬大功臣一杯。"
大家紛紛舉杯面向蕭瓚。
蕭瓚卻坐著沒有動,仔細看他臉色,雖然很平和,卻根本沒有多少喜悅之情。
"母親此差矣,"他開口道,"這杯酒不該敬我,真正的大功臣今天并不在場。"
所有人都不解的看著他,不明白他何出此。
徐太妃更是說道:"此次出征是你掛的帥,誰還能比你的功勞還大"
"容安。"蕭瓚看著她說道。
徐太妃的臉色僵住,目光沉沉的盯著他。
徐夫人和徐景秋臉上的笑容也慢慢退去。
只有蕭廷好奇的問道:"弟妹怎么了"
蕭瓚面不改色的轉向蕭廷,將容安在出云城巧擒北齊細作的事情都說了出來。
"當時因為怕泄露了軍情,所以并沒有大肆傳揚,現在戰事已經結束,沒什么不可說了。"
蕭廷聽完詫異又驚喜,說道:"弟妹可真是聰明,竟僅憑一個稱呼,一雙手就能識破賊人,還能鎮定自若的將賊人迷倒,真是人不可貌相。"
"可不是,如果不是她抓到這個細作,這次的戰事不會這么順利的大獲全勝,比預期提早結束了至少兩個月。
更重要的是,把敵軍困在山谷里甕中捉鱉,也大大減少了我軍的傷亡。"
蕭廷不住的點頭,越聽越覺得此計甚妙,他骨子里是向往戰場的,雖然再也不可能回到戰場中,但是不妨礙他和蕭瓚討論,也不妨礙他熱血澎湃。
"這么一說,弟妹確實是當之無愧的功臣。"蕭廷說道,"等她從靈光寺禮佛歸來,我們再為她辦一次慶功宴。"
"好。"蕭瓚點頭笑道。
兄弟兩人一唱一和的說完,又看向徐太妃。
徐太妃的臉色緊繃,明眼人都看的出來,她不高興。
蕭廷卻像一無所知般看著她問道:"母親,我的提議如何"
徐太妃看著蕭廷一臉天真溫和的樣子,沉默了片刻,敷衍的點頭道:"你們自己看著辦就好,不用事事讓我做主,我最近身體不太好,張羅不了太多事。"
"母親說的也是,到時候我和四弟準備吧。"蕭廷答道。
徐太妃沒再吭聲,只是深深的看了蕭瓚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