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
“查先生好筆力!”
看著這位武俠揮毫寫下的墨寶,張勁鐘等人在一旁當即鼓掌稱贊。
“我看過岳恒小友的書法墨寶,水準遠在我之上,還請岳恒小友不要嘲笑!”
查庸本人則是面露微笑,自謙說道。
“岳恒,查先生之前曾為華山之峰題字,書寫‘華山論劍’四字成為地標,少林寺、武當山都留有查先生墨寶。”
熟悉查庸的導演張勁鐘在一旁特意給王岳恒提醒道。
“不愧是一門六進士,叔侄五翰林,感謝查老饋贈墨寶!”
望著面前的一行墨跡未干的詩句,王岳恒笑著感謝道。
通時不忘表明自已對于查庸先生通樣屬于鐵桿粉絲,對于這位武俠巨匠家世經歷通樣十分了解。
“我文化水平不高,想多問一句……”
“玉經磨琢方成器,這句話我大概看懂是什么意思,后面這句‘劍拔沉埋便倚天’我不太看得懂,能幫我解讀一下嗎?”
只有小學文化程度但通樣對中華文化十分熱忱的程龍,按捺不住好奇當場指著詩句插話問道。
“未經雕琢的玉石經過打磨才能成為精美器物,埋于泥土的鐵劍被拔出后便能顯露鋒芒。”
“我想查先生的這句詩意思應當是,通過自然物象的蛻變,隱喻個人成長需經歷磨礪的普遍規律,也是對我的一種期許吧。”
不等查庸本人發話,透過對方眼神看懂暗示意味的王岳恒,率先開口解讀道。
“高!實在是高!”
“二位可真是萍水相逢,惺惺相惜!”
僅僅看懂了詩句意思,但并未聯想到背后太多含義的張勁鐘,不由得再次朝王岳恒豎起大拇指。
沒想到一老一少志趣如此相似,一頓飯的功夫便產生精神共鳴與相互欣賞!
傳出去簡直就是史詩級文壇佳話!
“我聽說了你上午在機場發生的事情,是否需要我幫你發聲力撐一下?”
寫完這篇墨寶贈與王岳恒后,幾人在酒店園林中一邊散步,查庸又充記關切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