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市手扶拖拉機廠打擊最大的,是各地鄉鎮企業風起云涌,仿制、組裝技術含量不高的產品,根本沒有難度,使得成本超高的市手扶拖拉機廠正品貨,幾乎失去全部市場。
其實不只是市手扶拖拉機廠面臨如此困境,從八十年代末開始,隨著鄉鎮企業崛起,各地集體乃至國營企業都面臨這樣的問題。對于鄉鎮企業來說,他們輕裝上陣,沒有任何包袱,甚至很多家庭作坊式的企業,連稅收都沒有。
對于那些年收入不足一百元的農民來說,投身鄉鎮企業,每個月賺取幾十塊錢已經是巨大的變化。加之沒有離退休人員的沉重包袱,更沒有研發產品的費用,幾乎所有的利潤沒有一點負擔。
面對如此的競爭對手,不要說市手扶拖拉機廠,換做任何一個企業,也根本沒有辦法競爭,雙方根本不在一個起跑線上。一個背負幾百斤包袱,一個輕手利腳上陣,這比賽怎么跑
雖然有著這樣那樣的困境,吳永洲并不認為一個全新的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就能幫助市手扶拖拉機廠走出困境。在他看來,這個所謂的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不過是市委市政府那些官老爺們,想出來揩油的新點子罷了。
對于吳永洲來說,曾經經歷過紅色年代外行領導內行的慘痛,那時候造
反派們,哪一個不是口號喊得山響,做事狗屁不通!幸好如今的吳廠長已經不是那個憤青,再也不會橫眉冷對上官,這些年已經磨沒了他的棱角。
"廠長,他們會不會不來了"說話的是廠長辦公室主任盧久梅看看表,九點打來電話,現在已經是十點半。吳廠長最厭煩沒有時間觀念的人,在吳永洲的辦公桌上面有一個座右銘:浪費時間就是謀財害命!
吳廠長面容冷肅,和官老爺打慣交道,形形*的官員見得多了。雖然吳廠長不知道異軍突起的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的董市長是什么來頭,但是身為市委副秘書長兼職,想必也不是普通人物。
老吳是臭老九不假,卻不等于不通世故,也一把子年紀了,更是在農場接受再教育很長時間,一個純粹的知識分子,險些徹底變成圓滑世故的老油條。
吳永洲已經第三次看表,卻沒有像往常一樣下車間:"再等等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的董市長新官上任,第一站選擇我們廠,也算得上是重視。也許,會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午餐準備怎么樣了"
"十菜一湯!"盧久梅輕聲說,猶豫一下還是說道,"聽說東方董事長在古城縣縣長任上,曾經因為鄉鎮領導超規格招待大發雷霆。"
吳永洲一愣,領導調研一向唯恐美食不精致,酒水不高檔。似乎沒有足夠精致的菜肴,沒有足夠奢侈的酒水,不足以彰顯來賓的地位,那可是很重要的錯誤。
不管多大的官,被人輕視的感覺,想必任誰都不會開心。華夏人最在意就是面子,官場中人尤其如此。越是冷僻衙門的官老爺,越需要調研的時候,受到足夠
的隆重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