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三十幾歲年紀,長了一雙彎月般的眼睛,看起來格外和善。
"我是西市賣桐皮面的,"婦人道,"從街頭數第三家孫記就是了。"
婦人這樣一說,楊家郎婦登時想起來:"怪不得看著面善。"
聽到桐皮面,陳平下意識地吞咽快了些,好像嘴里塞的不是餅子,而是……濃香的面條。
鄭氏也跟著道:"娘子過來是想要訂水"她心里跟著一動,有些猜測呼之欲出。
"不是,"孫氏笑容加重幾分,"我就是聽說你們鋪子燒水用的是藕炭,便來問問,你家的藕炭賣不賣"
孫氏開桐皮面鋪子許久了,煮水煮面,用多少炭火,能賺多少銀錢,她腦子里格外清楚,當聽說水鋪熱水兩桶一文錢時,就覺得奇怪,為何熱水能賣那么便宜
水鋪子不可能做賠本的買賣。
所以當別人都盯著熱水能不能賣的出去時,她卻已經在琢磨水鋪用的是什么炭火了。
畢竟這與她的生計相關。
鄭氏的猜測被印證,她壓制著心頭的歡喜,點點頭道:"賣,我們家的藕炭一斤三文錢,不過……"
鄭氏指了指自家爐灶:"換成我們鋪子的爐灶,燒的會更好些。"
孫氏揚起眉毛:"爐灶還有講究"
鄭氏笑道:"不過你也不用擔憂,若是能定五百斤藕炭,東家會吩咐人給你砌灶,不收銀錢。"
孫氏想到了些什么:"是不是過陣子藕炭也要漲價錢"
鄭氏搖頭:"今年冬日便是這樣,至于明年如何,還要看做藕炭的東西會不會漲價,但東家說了,再貴也貴不過尋常木炭,我們這藕炭卻比尋常木炭好燒多了。"
說到這里她特意頓了頓:"不花銀錢砌灶的事,倒只是今年有,明年想讓我們幫忙砌灶,東家就要另收銀錢了。"
這哪里是開水鋪,這就是個鉤子,將大家的目光引過來,然后處處都是新奇的東西。
藕炭,藕炭用的爐灶,哪個都是一筆買賣。
藕炭用的爐灶,楊家今年砌的多了,明年旁人想用,自然還會想到楊家,哪里還有別人的份兒
可別小看砌爐灶,那也要賺不少銀錢的。
"你們東家可真會做買賣,"孫氏不禁道,"那我今晚能不能先買十斤藕炭"
尋常爐灶也能燒藕炭,也能試出藕炭到底好不好用,若是真的好,五百斤藕炭而已,算得了什么
鄭氏道:"我這就給娘子取來。"
送走了孫氏,鄭氏幾個將門鎖好,這才結伴往陳窯村走去。
楊家郎婦也提著燈籠往家中走,腦海中都是孫氏拿走藕炭時的模樣。懷中是厚厚的賬目,眼前是一條大道,即便冒著風雪,她也不覺得冷。
郎婦一路疾行,進了永安坊踏入楊家祖宅,剛想松口氣,就瞧見幾個人湊在不遠處。
"又來一個,問問她。"
郎婦嚇了一跳,直到那些人走近了,她才發現是楊氏族人。
郎婦道:"你們這是做什么"
楊氏族人上前一步:"你有沒有帶賬目拿來給我們瞧瞧。"
郎婦下意識地捂住了懷中的賬目:"那怎么行,這是大娘子的買賣,賬目也只能大娘子看。"
楊氏族人今天碰了一鼻子灰,愈發沒有耐心:"什么大娘子別看水鋪有了些起色,就不將族人放在眼里,這個家還輪不到她說話,過陣子二老太爺也是要回來的,中饋還得交給二娘子。"
"你也不要走錯了路。"
一頓恐嚇,讓郎婦的心緒反而平靜下來。
"這話是誰說的二娘子"郎婦說著揚聲,"今日誰敢交了賬冊,以后就別想跟著大娘子做事,誰敢搶奪賬冊,看我會不會將你們告去衙署。"
說完這話,郎婦看向族人:"是我該勸你才對……莫要走錯了路。"
"想要看賬目明日一早去水鋪子門口算去,就怕你算不過來,"郎婦挺了挺脊背,"告訴你們,這兩日還有大事,慢慢后悔,別著急。"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