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尊嚴從何而來?
不是來自軍事力量的雄厚,來自于經濟的發達與活躍,來自于公民生存的幸福感!
這條取水大運河,入口當然小,小到可以隨時控制取水量的大小,以防雨季的時候,湄母河水瘋狂涌入。
它直接會和東帕江、西帕江在瓦北的入境口貫穿匯合,然后順江南下,一路入海。
一旦旱季到來,上游的東鍋電梯群落關閘蓄水,下游干旱無比,那取水大運河的作用就會顯現出來,保護整個東西兩帕江的生態和農事生產。
一旦雨季來臨,上游電站群落瘋狂泄洪,還不是會對瓦樂共和國兩帕江沿岸造成生態災害?
并不會!
按瓦樂共和國水利部的設計方案,在大運河的右岸即北側,將會開一道泄洪口子。一旦東西帕江的洪水超過歷史水位,涌入運河最后一個蓄水大壩,這道口子就會開啟,洪水一部分會向下游而去,但另一部分,會向長南州回涌。
長南州回涌的淹沒區,那將是一大片的平原地帶,而且非常肥沃,一直是長南州的人口、農業、工業集中區。這樣的回涌淹沒損失,就看東鍋能不能接受吧?
更有意思的是,那個新能源的電池生產和回收處理工廠,選址也在回涌淹沒區,而且處于低谷的山區地帶,這種損失,就問它受不受得了?哈哈……
取水大運河這一招,又豈止是威脅到長南州的生存和生產空間呢?
瓦樂共和國本來就擁有近20公里的湄南河主干流域,就在它的境內,屬于中上游,一年四季水量很充沛,而且有記錄以來,也沒泛過什么洪災,因為地理結構的原因,主河道和流域水道網絡的吞吐容納量很龐大。
開發和利用權利,是瓦樂共和國應該有的。
但是……
這么一條取水大運河,對于中游/中下游和下游,那影響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