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高奇英感覺到了人權在瓦樂邦的缺失,感覺到池中水就像是西人說的上帝之子一樣,來到人間,拯救一切。
而彭老頭對于上帝之子的流血行動的最終決策,還是來自于高奇英的。
高奇英一番分析之后,彭老頭整個人都通透了許多,也明白了許多。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瓦樂邦的明天,很可能不再掌控在他這樣的老人手里了。
池中水這樣的后起之秀,帶著先進的思想理念和戰法,橫空出世,一受了人民的支持;二戰場上節節開花,勢如破竹啊!
所以,彭真聲選擇了固守自己的地盤邊界,而且是加強重兵。主要當然不是防范瓦北,而防范薛家軍和更東邊的池中水。
至于戰爭結束后,該怎么收拾殘局,能談的就談吧,不能談就還得打吧!
為此,彭真聲和畢家、趙家都通了氣,三巨頭聚在一起,合成了一條心。一旦池中水和龍波拿下薛家地盤,還不滿足的話,那就三家聯合,以瓦樂邦三分之二的地盤,對抗三分之一吧!當然,他們也不是沒想過,等戰事結束,人民軍打得也肯定有不少的傷亡時,直接聯軍集合,橫推過去,一舉滅了人民軍,瓜分果阿、瓦北和瓦中。
但是,保守主義還是讓他們退卻了。萬一真去打,傷亡的代價就太慘重了。池中水雖然先期有傷亡,但生死存亡時的反擊,想拿下就太難了。
這樣的局面一形成,確實更有利于劉志中的人民軍戰爭。西瓦樂邦,大軍在邊境,沒有動作,一切還算是安寧的;東瓦樂邦,春日血流還在血流,戰火紛飛,生靈受難。但為了解放,為了共和,人民軍拼了,人民也拼了……
高奇英的內心是滿足的,傾慕的男人,只顧他的戰爭,不會有更大的壓力。他的戰爭只要一結束,走向共和的曙光必將來臨,這是高奇英的判斷。
私下里,她當然也和同為留學歸來的彭南交換了意見的。其實,彭南這小子,和劉志中的私交不錯,很欣賞這個池中水。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