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把張輔留下作為籌碼了,現在還想留下我的兒子?
別太過分!
朱棣微笑著說:“沒有必要,這小子不成氣候,學問不精,回去我會找好老師教導他,就不勞煩涼國公操心了。”
說完,朱棣目光銳利地看著朱懷,微笑道:“你小子學問不小,有統攝四海的雄心,本王佩服。”
朱懷笑著回答:“不敢當,燕王過獎了,我沒有吞并天下的野心,我想只要讀過一些書,多思考,都能總結出這些道理。”
這話說完,朱棣的臉色又陰沉了幾分。
這小子,話里話外不是在說我兒子無能?
不過朱棣依然保持微笑:“有道理!"
朱懷默默地看著他,心中多了幾分警惕。受人之辱,不動于色。察人之過,不揚于眾。覺人之詐,不憤于人。這樣的人,對于朱懷來說,無疑是最可怕的人!
在朱棣身邊。
秦晉二王若有所思地注視著朱懷。
兩人互相對視一眼,又稍微拉開了與朱棣的距離,低聲道:“二哥,這小子簡直就是怪胎!"
秦王頻頻點頭:“比他老子還怪!君子藏才于己,待時機而動。這小子平時不出手,一出手便震驚四座!"
“嗯,二哥,你怎么就斷定他是大哥的種呢?!"
晉王不解。
秦王尷尬地笑了笑:“猜的,這不激動嘛。”
朱高熾心有不甘地退下后,輪到朱高煦登場,他一見到大哥受辱,滿腔怒火地步出了廳堂。
在場的人心思各不相同,朱高煦卻已經迫不及待地發起了論。
"大明崇尚武力,洪武皇帝一統天下,真正的男兒應當在戰場上揮灑熱血,手持利劍,建立不朽的功勛!"
"朱公子,對于軍事知識有何見解?"
朱高煦這番咄咄逼人的話語一出口,藍玉和常茂臉上露出了不悅之色。
然而,他們二人并未因此與一個后生晚輩計較。
藍玉轉向朱棣,帶著幾分調侃地問道:"燕王殿下,哈哈,這真是文武雙全的陣容啊?"
"您家這位小少爺,在北平跟隨著您沖鋒陷陣,武藝高強,這豈不是讓人望塵莫及嗎?"
朱棣微笑著點了點頭:"確實讓人羨慕,朱高煦,回來!你怎么能這樣對別人說話?快去道歉!"
朱高煦滿臉不愿,拱手向朱懷致歉:"朱……"
朱懷擺了擺手,"沒關系,無需多禮,我會手下留情的,說吧,這次你打算如何落敗?"
這話一出,四周一片嘩然!
藍玉睜大了雙眼,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
常茂更是驚訝得合不攏嘴,覺得朱懷這小子是不是失了智!
在場的淮西勛貴們個個驚愕不已。
沒有人想到朱懷竟敢挑戰朱高煦!
他們與朱懷相處這么久,都清楚朱懷是一位溫文爾雅、謙遜有禮的君子。
他對武藝一竅不通!
即使老爺子曾教授過他一些招式,但這怎能與長期在邊疆征戰的朱高煦相提并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業領域,哪里有人能文能武,兩全其美?
朱懷這番話,令朱高煦也微微愣住了,他懷疑自己是否聽錯了,呆呆地抬起頭看向朱懷。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