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看著畫面中的圖像,聽著蘇辰的語,陷入長久的沉默。
若修道不能救濟蒼生,修來有何用?
若修道不能保家國,修來又有何用?
這些道人,避世修行,以大道至理為畢生追求。
然而卻在國難之時,選擇放下求道的經,拿起殺人的劍!
他們下山出世,不再避世清修。
他們放棄了苦苦追尋的大道。
然而蘇辰卻說……
道,已在他們的心中。
這些人心中的道,究竟是什么?
老子目光復雜,久久無法平靜。
他是道家學說的開創者。
歸天之后,雖然身在天界。
但依然沒有懈怠,繼續鉆研了兩千余年。
然而最近數百年,卻陷入瓶頸之中,始終不得寸進。
不過在老子看來,自己經過這么多年的潛心鉆研,不斷感悟。
對于道之奧秘,不敢說融會貫通,至少也是遠超他人了。
可是現在聽了蘇辰的講述。
老子的心中,卻生出不一樣的觸動。
困擾了數百年的瓶頸,竟然也發生了松動。
蘇辰看了看老子的表情,見對方皺眉苦思,于是手一揮,前方的畫面再變。
那是一個穿著邋遢,蓬頭垢面的道人。
讓人驚奇的是,此人身邊,還蹲坐著一只獼猴。
“當年倭寇占領金鱗,華夏古都,頃刻間淪為人間地獄!”
“數十萬無辜百姓,淪為屠刀下的冤魂!”
“目睹賊寇的惡行后,金鱗城外二郎廟的一位道士坐不住了。”
“他決心下山,救助老百姓!”
蘇辰指著畫面中的邋遢道人,朗聲說道。
“這位道士,名叫甘盛榮。”
“年幼時,因為家境貧寒,吃不飽飯,為了活命,被父母送進了道觀。”
“甘盛榮進入道觀之后,很快就迷上了武術。”
“經過數十年修行,將一根鐵棒練得爐火純青。”
“而且甘盛榮不僅精通棒法,也同時練習拳法。”
“為了練習猴拳,甚至還專門養了一只猴子。”
“練武之余,他還在道觀之中,跟隨師父學了一些中醫方面的知識。”
“目睹賊寇暴行之后,甘盛榮沒有顧及自身安危,毅然下山。”
“一根鐵棒,一只猴子,就是他所有的行李。”
“但就算窮困潦倒至極,他每到一個地方,還是會診病救人,并且不收取分文。”
“而下山后的所見所聞,更加深了甘盛榮對于敵寇的仇恨。”
說到這兒,蘇辰看向老子。
“老師,如果是你生在那時,看到外族肆意欺辱自己的同胞。”
“你還能不能靜而不爭?”
“還能不能縱然風云雷動,卻心如止水?”
老子長嘆一聲,沒有回答。
但是老祖宗的表情,已經表明了他心中所想。
蘇辰點點頭,繼續說道。
“有一次,甘盛榮看見兩個賊寇,企圖欺辱一位路過的少女。”
“甘盛榮積壓已久的怒火,終于爆發而出!”
“這一刻,他決定不再忍讓,他決定為了那個少女,為了自己的同胞,爭上一爭!”
“他用猴子吸引了兩個賊寇的注意,然后用手中的鐵棒,將兩人的腦袋砸了個稀爛!”
“從此之后,甘盛榮依然治病救人,但只要遇到敵寇,就會毫不留情地將其擊殺!”
“他既救人,又殺人!”
“你們說,這甘盛榮的心中,究竟有沒有道?”
說到這兒,蘇辰的目光掃向四周。
站在周圍的華夏覺醒者,全都是面色肅穆,安靜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