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剩有羊肉湯,大家還沒起床,周至便去廚房,一邊燒水煮米粉,一邊找了一點酸菜焙干,放入大碗里。
  將米粉放入碗中,每碗澆上兩瓢羊肉湯,放鹽,花椒粉,蔥花,香菜,配上點羊肉,三碗香噴噴羊肉米粉就做好了。
  外婆的牙不行,酸菜就吃不了了,周至只給自己和江舒意的碗里放了一些。
  要是加上點擂燒椒或者糊辣椒,就差不多是黔中羊肉粉的意思了,現在只能算做出個大型。
  不過江舒意很喜歡,外婆也很滿意:“這樣的羊肉的確好,愣是一點不膻,肥美厚味,要是能在蜀中養出來,我估摸著能賣得比雞貴。”
  周至心里好笑,隨著居民飲食結構的變化,以及三黃雞場的普及,就算不是這種品質的牛羊肉,要不了多久,價格也要比雞貴了,說道:“你老人家年紀大了,這種厚味的東西還是要適量,咱們要主打清淡。”
  外婆咂了咂嘴:“趙太醫說了,這個要看個人,初一的湯圓粑粑你媽克化不動,我都沒事兒。”
  “那我們商量個章程。”周至對于外婆吃糯米食品和肥肉的本事兒有點佩服,但是畢竟老人年紀大了還是有些擔心,于是勸道:“你要每年去縣醫院做體檢,體檢沒事兒,那我們就可以適當放寬一點兒限制,要是體檢數據不大好,我們就節制一點。”
  外婆糾結了一下:“那可不可以不要那個三反醫生來檢查,讓趙太醫或者蘇大妹來可以不?”
  蘇大妹就是四表舅的繼女,跟著趙太醫學醫術的,現在在中醫院上班。三反就是老爸的同學,給周至動闌尾手術的縣醫院院長。
  “可以,不過要是趙太醫說要去縣醫院檢查的話,那我們就還是得去。”
  “那是,趙太醫的話要聽。”
  “那我們就這么定了?”
  “好,那就依從乖孫。”婆孫倆經過認真討價還價后達成一致,聽得江舒意在一邊偷偷笑。
  吃完米粉周至便帶著江舒意出門了,前往軍區大院兒里拿她的行李。
  知道今天她要回家,大伯特意晚上班了幾分鐘,等著見見她和周至。
  大伯對江舒意的關愛幾乎都可以用偏心來形容,江舒意也爭氣,本身挑不出毛病不說,又考上了重點大學重點專業,大伯都已經開始考慮她的前途了。
  江舒意和周至兩人私下聊天的時候,提到過大伯曾經暗示讓她畢業后回來,不管是進體制還是給大哥江武當私人助理,都是他一句話的事兒。
  這種口,大伯從來沒有對二伯三伯的那些子女松過,那幾位現在基本都在街道社區,派出所,稅務所之類的地方混日子,安安穩穩,但前途不大。
  對于周至,大伯其實是很滿意的,其實也是先入為主,雖然這小子后面搞東搞西搞了那么多事情,但是一開始大伯了解周至還是發表小說和尋找四中七中教輔,搞什么思維導圖,然后發表了幾部論文,再后來研發瀚文大字庫,已經將一個“走學術路線”的人設,拿捏得死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