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的核心精神——自由與分享,雖然不是公共的,毫無約束的軟件,依舊存在版權所有制度,但是計劃卻允許每一個人修改及傳播  ,且絕不允許傳播者對他傳播的程序再加進其他的限制。
        也就是說,在設計之初,就不允許任何人將修改后的程序據為己有。計劃的目的,就是確保  計劃內的所有軟件,其版本都能保持自由,可供任何人自由使用。
        再說得簡單點,那就是的所有軟件,版權歸發明者,發明者可以選擇收費或者不收費。
        但使用權歸全人類,你不能因為這是你的發明,就禁止他人在你的發明基礎上繼續研發,或者禁止別人使用。
        你的所有權利,將在他人的繼續研發中,以內植的方式得到持續保護,但是你不能說這條路是我開辟出來的,你們后來者不能走,要去另外開路。
        你不能拿你的專利發明,作為技術壁壘阻擋他人參與,這就是計劃中,p條款的核心思路。
        所以這個計劃對誰最有利?當然就是信息產業起步較晚,面臨無數專利壁壘的后來者。
        中國,無疑就是這樣的后來者,獲得的利益也最大。
        計劃給所有人提供了一條路,大家都可以自由使用,之后大家又齊心協力,一步步將這條路建設得越來越好。
        等到周至重生過來的時代,這條路經歷了許多次的迭代,漸漸在移動通信市場里形成了主流,發展出了安卓,然后又發展出了鴻蒙。
        是的,那些所謂的鴻蒙就是安卓的升級,鴻蒙是偷安卓內核,僅改了改用戶界面之類的謠,在理解了計劃之后,當然就不攻自破了。
        正確的理解,應該最早的inux修好了鐵路,安卓將這條鐵路升級為了動車,而鴻蒙又將之升級為了高鐵。
        到了周至的上一世,這條路最終成為了中國人實現操作系統“彎道超車”的一條重要道路——完成從移動場景到個人p的反向移植,然后全打通形成全新的物聯操作系統。
        然后一個系統,就可以聯通手機,平板,電腦,智能家電,汽車,辦公室……
        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然后無情超越,遙遙領先。
        在可以用“萬丈高樓從地起”來形容的中國信息產業的今天,這樣一個共享版權的操作系統,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因此曙光超算配備的,也是inux衍生出來的自我研發的操作系統,叫做“銀河”。
        還有一個數據庫,也叫做“銀河”。
        一聽名字就知道,這是從當年的銀河超算開始,就已經著手研發的項目。
        但是超算本身對字庫的需求并不強烈,它的工作是大單元的海量運算,比如氣象數據,海洋數據等。
        完成瀚文字庫的移植,更多是進行和瀚文字庫有關的程序驗證性運算,特別是圖像識別,字根分解重組構字這兩個運算量較大的程序校驗工作。
        也就是說瀚文字庫需要超算,而超算不如何需要瀚文字庫,所以在超算中心負責人李國杰教授面前,周至一行就是求人的。
        求點資源還求不來,周至心里對李國杰的評價就是——摳門。
        現在還不用上門騷擾李教授,好鋼要用到刀刃上,先去工作組做完準備工作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