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們對大匠的崇拜吧,不忍,或者不敢貪祖師爺之功。”王老翻看著剔犀盒子的底款:“雖然皇命難違,但是那個時候的人也很迷信的。”
        “張成漆器在清代早已經不是實用器,陳列的時候也不看底,多刷一手少刷一手的,能把皇帝糊弄過去就行,這也算是他們一種無的抗爭吧。”
        “類似的現象其實還有一種。”王老爺子笑道:“官用器,按理是絕對不準留有匠人私款的,但是我們也在有些官用器上非常隱秘的地方,發現有匠人偷偷留下自己的名字。”
        “好像兵馬俑上也有類似的現象是吧?”周至好像在哪篇報告上看到過,兵馬俑是空心的,有些匠人就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了內壁里面。
        “差不多的意思。”王老爺子笑道:“不是有那膽大包天的,也敢在乾隆《巴蜀全圖》后面續跋?!”
        周至:“……”
        無論如何,周至的藏品里又多了一項重要藏品——元張成造剔犀云紋針黹奩。
        接下來的兩天,周至就被王老爺子和啟老拉著到了國博,參與這次慈善拍賣會的準備工作。
        準備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項,自然就是對待拍品進行鑒定,并且給出指導的起拍價。
        這當然也是一個上手交流的好機會,周至除了古畫和瓷器,別的方面都比較弱,也算跟著二老開眼界長見識了。
        捐贈者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東西基本都是大開門的,好多曾經在拍賣會或者展覽會上出現過,鑒定的難度倒不是太高。
        畫院的人也在這里,因為這次參與捐贈的拍品里,還有很多近現代畫家的作品,都夠辦一次展覽了。
        周至的建議是干脆把勢造起來,布置出一個大廳,舉辦一個文化展覽,將這次的拍品都懸掛出來,陳列好,然后對外開放幾天,讓所有人都能來看。
        這里邊有不少的珍品,如周至提供的徐悲鴻《松柏雙瑞圖》,毛瓷雪梅詩句湯盆,都算得上是重器。
        至于畢伯濤的松下臥鹿筆筒和王琦的人物座屏,現在反倒是不如何起眼。
        兩位作者的地位現在還很低,但是等到后世,珠山八友的作品都是禁止流出國外的。
        其余的拍品中,李氏家族提供了一套唐三彩十二生肖俑,造型圓明園獸首造型類似,不過一坐一站。
        這是要繼續加溫圓明園獸首回歸的余熱,同時也是炒作大熱門。
        封氏家族提供了乾隆御制斗彩加粉彩暗八仙福壽紋八方盤口大瓶,更是精美絕倫,價值不比周至當年辛苦拍到的兩個轉心瓶差。
        就連不少豪商巨賈也參與到其中比如馮倉和潘石崖,就拿出了一套清代龍袍和鳳袍出來拍賣。
        周至估計這倆件兒衣服最后還是會回到他們手里,潘石崖在收藏明清帝后服飾,不像舍得捐出來的樣子。
        馬爺也貢獻了一塊清代端硯,造型倒是平平無奇,但是硯臺底下“河間紀氏”四個字給周至整得心癢癢了。
        這是紀曉嵐的硯臺,現在紀曉嵐還只有些民間傳說,沒啥名氣,要等到那部電視劇出來以后,他的書畫才會飆升。
        周至已經下定決心要把這個硯臺拿到。
        不過這事兒也只干了兩天,周至就給袁先生拉去購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