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校長和徐老師聽說過的那種說法,就是西方文字只需要二十六個字母,加上數字和一些符號,構成能夠滿足信息系統基本需要的合集,并在其基礎上建造出分布式鍵盤,區區兩百多個字符,便已經可以滿足西方信息系統的基本需要。”
        “而我們中國的漢字,最常用的字集都是五千以上,因此漢字系統遠不如西方簡便,在信息時代,會因為輸入輸出復雜,字庫過于龐大等因素,將被無情淘汰。”
        “然而這些人純屬井底之蛙。”
        “他們只是看到了這些不利的地方,沒有經過認真地思考,就想當然地得出了錯誤的結論。”
        “他們壓根就沒有去思考過,這么多象形文字,其實是我們民族特有的巨大非物質文化財富。”
        “現在很多人在談計算機技術,其實這個說法不太準確,準確說來,應該叫做信息技術,而我們現在所經歷的,是一場信息技術的革命。”
        “那什么叫信息技術呢?”周至笑道:“說到底,就是與信息相關的技術,包括信息的輸入,存儲,處理,輸出。”
        “具備這些能力的獨立單元,就叫做信息單元。”
        “而無數個這樣的單元相互關聯起來,就構成了一個龐大的信息網絡。”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算是一個信息單元,我們的社會,就是一個信息網絡。”
        “從這個層面來理解的話,歷史上信息技術最先進的民族是那個?毫無疑問是中華民族。因為我們數千年的歷史,通過文字和語,記錄得非常的完備。”
        “而作為信息的載體,能經歷最長時間考驗的語是哪種?毫無疑問,是漢字,從甲骨文開始直到如今,一直使用的同一套構造體系和運用體系。”
        “這說明什么?說明我們民族的漢字系統,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是相當先進和成熟的信息系統。”
        “因此信息時代不但不會是我們的災難,恰恰相反,這將會是我們的無比巨大機遇。”
        “任何信息,都有一個信息量的概念,就是用最短的字節單元,表述出最豐富精準的意思。”
        “什么語的單位信息容量最大?毫無疑問,依舊是漢語。”
        “統一碼組織和微軟的老比是明白人,他們知道這一層概念,因此非常熱心地要尋求和我們的合作。”
        “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漢字的問題在于字碼繁多,難于掌握,漢字的優勢在于一旦掌握之后,表述簡單,信息量大,運用高效。”
        “因此我們看問題,就不能只看不利的一面,卻忽略優勢的一面。”
        “我們要承認,在編程和數學基礎這方面,西方字母文字有它獨特的優勢,然而到了高級應用層,漢字系統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
        “讓大家失去信心的,主要就是目前漢字在信息系統中輸入輸出的困難,還有就是字庫所占空間太大,導致的信息系統資源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