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從客觀上促成了東方文物在國際市場價格飆升,說起來在座的都是中國文物保護政策的受益人。
        都是中國文物專家,藏家和販子,對中國的文物保護政策沒有研究,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坂本五郎剛剛就是純粹沒事找事兒。
        大家出門都是求財的,裝什么大尾巴狼呢?所以這老外反而是坦誠,遠比坂本五郎討喜多了。
        對于將坂本五郎懟得啞口無的周至,李鑒辰還輕輕拍了拍肩膀表示欣賞:“年輕人,比我們這幫老骨頭強。”
        關于文物流失出國之爭到此就算告一段落,林婉秋說道:“今天請各位專家來,其實還有一件要事相求,就是這件宣德款夔龍紋大罐,要不要上拍?”
        要不要上拍的意思,就是想讓大家鑒定出來,這個大罐上的宣德款是寄托款還是本朝款,東西是宣德官窯真品,還是后朝彷作。
        周至到來之前這些人就是在討論這個,張宗憲首先表態:“這件東西當年還是侄女從我手里收走的,我出手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看不太明白這個夔龍紋,因此斷為后彷,出給了賢侄女。”
        “我要它的原因也簡單,首先這件青花的罐體符合明代造型特征,青花發色濃艷亮麗,明顯的蘇料無疑,胎體也堅致凈白。”林婉秋說道:“就算不是明早期的東西,那也肯定是明代的,當時張伯伯讓給我的那價格,本來就相當于白送。”
        安宅英一終于第一次開口說話了,看來這人崖岸還頗高,只愿意交流討論和文物鑒賞直接相關的內容:“我認為這件瓷器是真的。”
        “哦?”李鑒辰問道:“安宅先生是以何為據?”
        “感覺。”安宅說道:“藝術品本身能夠傳遞給人的感覺。”
        “這件瓷器混實厚重,描繪精美,胎體如婉秋說的,無論泥料配方還是燒造工藝,都具備明代典型特征;青花的用料不僅僅是蘇料,還是最頂級的蘇料,發色藍中泛紫,濃聚處接近斑連點成片,濃澹反差極其明顯,暈散嚴重。”
        “后面這些本來是蘇料的最大瑕疵,但是在匠人的巧思之下,用了夔龍紋來表達。”
        “夔龍相比于元明時期常見的龍紋,最大的區別就是不用描繪龍鱗,而蘇料暈染的濃澹,正好用來表現夔龍的肌肉特征。”
        “因此我認為這是頂級匠人的巧思。”安宅英一說道:“是高手才能制作出來的器物,和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里那件元代青花龍紋罐相比,藝術成就就如同工筆畫和寫意畫的區別,我個人認為這件夔龍青花的藝術成就更高。”
        周至注意到安宅用來對比的罐子,虛心問道:“安宅先生,你剛剛用來和這件龍紋罐對比的,卻是國家博物館當中的元代青花龍紋罐,我記得國家博物館里邊,還有明代成化和宣德的青花龍紋罐啊?您為何不用它們來做對比呢?”
(..book5628356283314719992880.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