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對周至現在的扮相看著順眼了許多,帶著他下樓,上了一輛車牌號數字很小的紅旗轎車,拍了拍司機的后背椅,車就開了出去。
之后中年人也不再說話,周至倒是想,可他不敢。
很快車就駛入了長安街,然后周至就對車輛進入的地方越來越熟悉,這就是故宮邊上,綿堂宅附近。
很快紅旗車開進了一個門頭嶄新,有戰士站崗的院子。駈
車在院子中停了下來,中年人對周至說道:“到了,下車吧。”
跟著中年人進入一個院門,走過一個走廊,中年人讓周至帶到一個房間坐下,讓他稍等一會兒,然后就出去了。
這里的東西都是好物件兒,中年人一走周至就坐不住了,“蹭”的一下就站了起來,撲到了墻上掛著的紫檀壁瓶掛屏邊上。
壁瓶又稱掛瓶或者轎瓶,是一種從宣德開始流行起來的裝飾瓷器。
每種瓷器的款式都有其功用,這種瓶子常常還帶著系耳,可以通過掛系或者鑲嵌的方式,作為墻上和轎子上的裝飾。
到了清代,這種瓶子漸漸演樂樣式,基本演變為了瓶式,但是卻是縱剖的半個,背面是平的。
民間有了個稱呼,將這種瓶子叫做“半邊瓶”。駈
作為清宮官窯的裝飾類瓷器,這東西理所當然地繁復精美,遠比一般瓷器的制作工藝要高得多。
這一套掛屏是兩幅,一幅上有三個半邊瓶,圖案分別是綠地粉彩雙龍紋,藍底描金夔龍紋開窗山水紋,以及葫蘆型五彩云鳳紋。
最神奇的是兩邊的瓶子雖然龍紋不一樣,山水不一樣,鳳凰不一樣,但是胎型和底彩卻是完全一樣的。
也就是說,把兩邊的半邊瓶都摳下來,可以合并成三個圓瓶。
上邊的兩個瓶子是乾隆的,中間山水配詩也是乾隆創作的御制詩,下面那個最珍貴,那是明代成化的物件兒。
三對半邊瓶都精美異常,尤其是在這里能夠發現成化五彩,這可是了不得的東西。
有多了不得呢?后世曾經創下拍賣添加的那個著名的雞缸杯,就是成化彩。駈
一時間周至對著葫蘆壁瓶就研究了起來,看得全神貫注,都忘了自己在哪兒。
“這幾個瓶瓶兒,是不是有啥子講究嘛?”周至耳邊響起了輕輕的說話聲,還是蜀中方。
“肯定有說頭三,中間的山水單掛一個,叫‘半壁江山’,掛成一對兒,配合上上頭的龍和下頭的鳳,這就叫‘龍翔鳳翥,江山全璧’!”周至愛惜地伸手摸了摸五彩葫蘆瓶上的鳳凰:“明代成化年的東西,摸摸都沾福氣,老人家您從哪兒淘……”
說到這里隨著轉頭,周至才看清面前矮矮的這名老者,突然想起自己現在在什么地方:“主……爺爺……”
“誒,你是周家的娃子,我可當不了你祖爺爺。”老者還頗為幽默,指了指周至,又指了指自己:“不是一個姓啊!”
面前這位可是周至兩世景仰的大人物,蜀中人的驕傲,周至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一世重生,竟然還有和他面談的機會。
(..book5628356283314723521539.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