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段時間家里人多,蔣禹清怕菜不夠吃,常常讓她爹娘打掩護,給蔬菜們澆靈泉輸送異能,這才及時的保障了蔬菜的供應。
下午來拜年的少了。
小團子便跟著哥哥去村里拜年。
兄妹八人,每到一家都會受到大家的熱情的招待,尤其是蔣禹清。
她還不知道,自己早就在諸位村民口耳相傳中,成了大家心中的福星,招財童子吉祥物一般的存在。
因而每到一家,長輩們都會把自家舍不得吃的花生糖果點心什么,拼命的往她的小包包里塞。
后來,就連兔毛披風的帽兜里都裝滿了吃食,著實讓周圍的小孩子們羨慕壞了。
這些吃食,她只留下了極少的一點。其余的,在路過楊婆婆家時,都拜托哥哥留給了楊家的兩個孩子。
初二,外家的女兒回娘家。往年的這天,蔣家都是是空蕩的。因為明日李得順就要啟程回京,所以蔣家的兒媳婦們都自覺的把回娘家的時間往后推了推。
蔣老頭父子幾人則陪著李得順在村子周圍四處轉了轉,一邊絮叨著,哪片田是種稻子的,哪片田又準備今年種紅薯。
吃過晚飯后,大家開始收拾行李,準備明天一早啟程回京。
蔣家也在收拾明天給李得順的東西。
他們家草根出身。既無金銀珠寶,也無古董字畫。能回送的只有自家產出的土儀。
糍粑、年糕、米果子,蒸好的米粉肉。老宅院子里去年摘的大柚子來一筐,馬蹄來一簍子,就連后院帶泥的各色青菜也撥了一筐,塞了滿滿的一馬車,可謂是十分接地氣了。
青州離京城有兩千多里地,路上不是什么時候都能住上驛館或客棧的。糍粑之類的東西耐放,休息的時候隨便點堆火烤上一烤就能吃,飽腹又方便。
相處了半個月,大家或多或少都處出了些感情。尤其蔣家還是難得一見的厚道良善人家,想到明天就要離開這里,大家都有些不舍。尤其是李得順。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