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這里開始生產?”
朱標笑著搖了搖頭。“不,倭國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里只能給大明提供物料和人力。”
“你們在這里的目標絕對不是讓百姓過得越來越好,人口越來越多,而是讓這里的百姓越來越少,環境越來越惡劣!”
“啊?!!”
聽到朱標這么說,張居正等人直接傻眼了。
這種要求還真是第一次聽到。
當官一任,為政一方。
古往今來,儒家的教育都是讓官員替天子牧民,打造出一片王道樂土。
為啥到朱標這里,反倒天罡,反而要將倭國打造得越來越差?
“嗯,就這么辦吧。”朱標笑容神秘地說道。“你們今年的目標就是至少運送一百萬奴隸提供給大明。這些奴隸不僅要在本土,后面的海外領土也要用他們當勞力。”
“可是也不要浪費,盡量用合理的手段在十年之內將倭國的人口降低到只有一百萬人的程度,并且這一百萬人里還要有三十萬我大明來的移民!”
聽到朱標說的這話,瀛州府巡撫以及各級官員全部傻眼。
連話都不知道怎么說了,只是張開了嘴巴,一個個像嗷嗷待哺的斑鳩。
這他媽實在太震撼了。
如今的倭國八九百萬將近一千萬人。要求他們在十年之內不是將人口翻倍,而是將人口減少到一百萬人。
十不存一!
活閻王也沒這么狠的吧!
很多已經立志終身為倭國百姓謀福利,要將這里治理成王道樂土的官員,頓時覺得自己好像理解錯了些什么?
啊,原來朝廷的目的不是治理這里啊,是要把這里徹底給搞砸。
怪不得送了那么多殘疾和罪犯上來。
朱標屏住呼吸,緩緩跟官員們解釋。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這句話我不說,大家也都知道,倭國可不是之前什么割據政權,甚至不是少數民族,而是從頭到尾的異族,異國。”
“對這里的人來說,大明始終是入侵者,哪怕現在他們無力反抗,內心里也會牢牢將這筆仇恨記住。”
“一旦未來讓他們找到機會,倭國人必定會更殘忍十倍百倍的報復回來!”
“殿下,可是這畢竟是未來之事,吾等也不知曉啊。”
張居正疑惑地說道。
他不理解朱標為什么要這樣去惡意揣測倭國人。
他覺得倭國人挺恭順的呀,而且很老實,干活也很賣力,怎么在朱標口中就這么罪大惡極呢?
這也是這個時代大明人對倭國的認知。
朱標嘆息一聲。
看著張居正以及眾多不理解的官員,苦笑了出來。
大明啊,大明。
你們都覺得自己不報復別人也就不報復,哪怕是自家老爹驅逐蒙元,也沒打出要報復異族的說法,民間的蒙古人也依舊在好好做生意活著。
唐太宗建立大唐,也同樣沒有打出報復異族的旗號,相反民族大融合。
華夏歷來的傳統就沒有報復這一點,無論遭受過怎樣的悲劇,事后華夏總是會原諒敵人,善待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