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聽見李善長對朱標的彩虹屁,頓時樂得連連指他:“你,你這個老狐貍,就知道說好聽的,標兒你可要記住了,千萬別信這老家伙嘴里的胡話。”
“兒臣知曉!”朱標摸了摸大氅,心頭狂喜。
原本還以為這么過火的舉動老朱會暴怒,沒想到老朱竟然不怒反喜,看來自己可以扮演得更過分一點!
“嗯,殺了就殺了,這倭國使臣朕也早就看不慣,不殺留著作甚?”
看著地上的尸體,朱元璋冷笑一聲。
一旁的大太監心頭冷汗齊出,陛下您昨天招待這些倭國使臣的時候可不是這么說的!
文武百官對朱標的地位有了更深的認知。
一句話,在大明朝惹誰都行,千萬別惹太子!
朱元璋才不會在乎朱標殺了自己好不容易請來的倭國使臣。
那算個屁!
標兒愛殺的話,自己發兵打下倭國都行!
之所以對倭國忍耐,是因為老朱內心根本沒把倭國當回事。
只是路途遙遠,又有元朝神風艦隊殷鑒不遠...典型的遠交近攻罷了。
“參見父皇!”
朱標放下心來,大大方方走到老朱面前行禮,打算繼續整個大活。
“兒臣已發誓,誓要誅滅倭國,君無戲,請父皇恩準!”
還未等老朱發話。
朱標直接跪下來,用所有人都能聽到的聲音大喝道。
作為太子。
鞏固權威,最快建立班底的辦法是什么?
當然是發起一場戰爭!
戰爭中調配人力物力,分配軍功,提拔有功之臣,奪得土地的分配...
一仗打下來。
朱標才能真正不依靠老朱的人馬,建立自己的班底,自己的體制,這樣老朱才能真正放心。
而且實際上,倭國對大明來說不得不打!
華夏歷來白銀礦產短缺,大明中后期之所以崩潰,很大原因是白銀儲量不足,看起來民間生產的東西多,實際上沒有足夠貨幣來流通。
而倭國的白銀儲量是世界之最,為了緩解日后的白銀困境,朱標也得先滅了倭國,正好試試自己這些日子以來獲得的新技術!
目前自己最大的麻煩是壽命,這扮演暴君獎勵的一天兩天壽命頂個屁用,生一場大病就全沒了...
只有滅國,才能一次性獲得一百年壽命!
“朱標生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政治傾向太不清晰了,導致沒有多少人真心實意跟隨他,大多是看在老朱的面子上,老朱一旦去世就不一定了。”
“所以老朱才要殺功臣,除掉所有能人,這有這樣,才能讓這個溫柔的兒子坐穩江山!”
“這必滅倭國的誓,就是一桿大旗,旗下才會有真正的鐵桿太子黨人才冒出來。”
“有了班底,真正坐穩江山,父皇才不用殺老臣殺得人頭滾滾,我也才能快速建立工業文明!”
朱標心頭喃喃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