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是再驚艷之才,十二歲能寫出老夫這首對仗工整,意境絕佳的《登臨河,秋月》?”
“高大人,你這是將滿朝文武,乃至天下文人都當成傻子?”
周老爺子回過神來,一陣出聲,聲音驟然響徹大殿。
楚凝玉也像是抓住了高陽話語中的漏洞,她滿是嘲諷的道,“想要十二歲寫出這首《登臨河,秋月》,高大人除非是萬里無一的天才!”
“若高大人真是天才,又怎會當眾寫出遠看大石頭,近看石頭大的絕唱?”
“這作何解釋?”
這一番話落下,百官全都齊齊看向高陽。
甚至盧文忍不住的搖了搖頭,此詩七年前就誕生了。
這高陽如何解釋?
但此情此景,哪怕是再蠢的官員也不會出聲為周子夫說話,嘲諷高陽。
這涉及到了立場。
但這并不影響他們看戲。
崔星河一雙目光看向高陽,他忽然有些好奇高陽的應對手段。
他滿臉從容,畢竟關鍵時刻,他崔星河自會出手。
高陽對此,直接開口道。
“這很難理解嗎?”
“就像揭了陛下的求賢詔之前,整個長安,誰人不知誰人不曉本官紈绔的大名?”
“身為謀士,藏拙豈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若本官真是那等紈绔,臨江城糧價作何解釋,長安保衛戰作何解釋?”
這一番話一出。
全場一陣動容。
但高陽的這番話還真沒有人能反駁半句。
這幾個月過后,整個長安誰敢說高陽乃不學無術的紈绔?
高陽進一步的道。
“別人不行,但不意味著本官不行,并且大公主還真說對了,因為本官就是那萬中無一的天才!”
“當年,本官太過年幼,就在長安坊間,將這首《登臨河,秋月》念了出來。”
“此事,我父以及定國公府滿門,皆可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