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兩日,惠王拿到最新的調查結果,確定烏頭草風波確是赫連一黨所為,其目的有三。
一是為了讓他失去圣心。
二是為了激化他和宋長安的矛盾,讓他們鷸蚌相爭,而赫連一族和太子趁機漁翁得利。
三可趁機給太子造勢,說太子雖一時惶恐,沒能在危急時刻救駕,但本性純良,從無害人之心,遠比弒母的惠王要好上百倍。況且,經此一事,他日后定會悔悟,將父皇的安危擺在第一位,進而求得父皇寬恕。
惠王理清楚思路時,太子已經解除禁足,重新在皇帝跟前領了差事。
“好一招一箭三雕!好一個第一世家赫連氏族!哈哈哈哈哈哈哈......”
遲來的調查結果,被放到燭火上燒。
紅色的火焰瞬間將紙張燒成灰燼。
對于皇家來說,調查結果從不重要。
就像烏頭草一案至今查不出結果,惠王母妃是否中過毒也沒有準確結論,但皇帝就是懷疑惠王,就是要罷他的職。
就像他明明有赫連珩毒害孔嬤嬤的罪證,但因為他不確定赫連珩對于他籠絡靈隱寺的僧人為己所用這件事知道多少,所以不敢揭發。
總之,朝堂里的斗爭從來都是謀略、勢力的較量,無人在乎真假。
在此之后,惠王和太子、赫連一族的斗爭日益劇烈。
大皇子察覺曾擁護自己的官員紛紛倒戈,越來越憤怒和瘋魔,不再只針對惠王,而是逮誰咬誰。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