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人,**是我的祖國,我愛我的祖國。”幾個字,只是現在這些字的含義小比拉逐漸明白了一些。
從那以后,整個村子的人都開始認真刻苦的學習漢語,漢語水平也不斷提高。
村子的大小已經超過了他們的想象,村民們自己的房子很快就搭建完了,每家每戶都有一棟三層的小樓,電燈和自來水這些村民們在難民營見到的東西,現在都直通家里,讓每個人的生活都格外的便利,村子里的田地,林地也都開始分配了,每一戶人家都得到了一塊農田和一塊林地,那里建好的倉庫鑰匙發到了每一戶人的手上,里面化肥種糧等各種農作工具一應俱全,還有專門的農業技術員指導。那些一輩子在山村里種地的農民們看到分好的肥沃土地,都快哭了出來。
在同一天,村民們也領到了他們這些天工作的“薪水”,無論是在工地工作的男人還是洗衣服做飯的婦女,甚至是在家閑著的老人,都領到了由**政府發行的金幣銀幣和銅幣,和他們原先使用的貨幣沒有什么兩樣,只是制作更精美,仿佛藝術品一般,幾乎無法仿造,所以這種錢的用法無需教導。
與此同時,村子里的配給制也終于宣告結束——軍隊不再提供炊事班和免費的正餐。取而代之的是村里的“服務社”開始出售各種產品,除了大米,面粉這些必需品外,各種零食,物品,文具,衣服,紡織品甚至電器等等還有很多叫不上名的東西一應俱全。只是,需要店員來解釋用法,僅僅一天時間,服務社幾乎被擠爆,負責的店員活活累暈在廁所,不過錢真心沒用出去多少。
只是此時,比拉開始有些犯愁了,畢竟此刻家里的母親雖然身體逐漸恢復,但是畢竟還是女性,體力欠佳,平時幫助做飯洗衣服還可以,但是下地干活就費點勁了,自己的弟弟妹妹還小,自己又只能算半個勞動力,分到的田地耕種等等需要壯勞力的問題怎么解決呢?他甚至想好了輟學回家以一己之力來挑大梁的準備。
不過村支書當晚就來到了他家,表示村里要采用“農產承包責任制”。像他這樣,家里缺乏勞動力的,村里會安排他們把自己的土地租出去,承包給家里勞動力充足的家庭,自己則在村支書的監督下收取租金就夠了,合同一年一簽,只要有需要,他們隨時可以把自己的地要回來。
對于這個提議,還在為家里勞動力不足發愁的比拉的母親欣然同意,她對于這些救了她全家,又給予他們新家和舒適生活的“異界人”一直保持著最大限度的信任。尤其是村支書的許諾——讓孩子們讀好書,識字后,將來甚至有機會可以去大城市甚至是大門另一邊的**工作和生活。
讀書識字這些本來就和山村村民一詞毫無關系的內容,是只有富人和貴族階級才能享受到的東西,現在免費贈送給他們,讓他們有機會擺脫自己終日面朝黃土背靠天勞作的命運。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更何況知識帶來的好處,他們都已經見到了——村里的施工隊的挖掘機,農業隊的拖拉機,播種機等等,原先無數勞動力勞動數日的工作量,這機械玩意兒只要幾個小時就解決了。
“這些機械都是只有有知識,有文化的人才能建造和操作的。”
——新村村支書
于是,村人對于孩子們上學免費學習知識,學習文化再無意見。村支書也感嘆——比起國內來說,這里的村民實在是太聽話了,非常好管理。
在現代化商品社會的沖擊下,這些有了點錢的村民最終還是沒能忍住誘惑,開始從小賣部購買各種產品,從零食到一些臺燈之類的小家電,不過,他們自己的收入也成了制約的因素之一,看著那些標價10個金幣的平板電視機,所有人都望洋興嘆。
當然,這座村子遠遠沒有建成,村民們自己所占據的建筑不過是整個村子所有建筑三分之一的空間,另外一半的建設也始終沒停下,只是,勞動力還是需要村里來出。
在農業技術員和農業機械的投入使用下,村子里大量的勞動力也閑置了下來,于是村支書像個包工頭一樣將一摞合約放在村民們面前,表示接下來的建筑工作,是雇傭制了,由施工方提供報酬,讓村民去工作。而且有他這個村支書在,沒有人敢拖欠工資,只有一點,必須遵守紀律,不能遲到早退,否則就會扣錢。當然,這對這些已經連續工作了幾個月的村民們來說,參加建筑工作已經是一種比較習慣的事情了,于是他們就在村支書的帶領下,穿上了那套藍色工作服,帶上了黃色的帽子,成為“新村”第一批農民工,開赴隔壁的建設工地。
有了這些額外的收入,村民們的生活開始更加豐富起來,小賣部的東西也開始不再積壓,甚至當某一天,第一臺電視機被賣出去,幾乎成了全村的節日,在第一戶人家安裝好了電視天線后,幾乎全村的人都來這里一起看電視,盡管只有一個頻道。
隨著這個新聞頻道的主持人開始廣播漢語新聞,播放大門兩邊的實地消息,那些已經學了很長時間漢語的孩子們充當翻譯,村民們也是第一次開始了解外面的世界,看著原來的卡洛城,現在的天啟城那個熱火朝天的工地,飛速行進的列車,天空中遮天蔽日的飛艇,帝國傳說中的那些大貴族,在**官員面前一副如坐針氈的樣子,引得村民們一陣發笑。
全村人在電視機前面幾乎站了一整天還不愿意離去,直到村支書氣的跑過來提醒他們上工……
其他的建筑修建也很順利,這座“新村度假村”很快就開始投入使用了,第一批住進來的都是老人,他們大部分是在這里工作的戰士和工人的家屬,作為養老福利,開始在度假村定居下來。很多來自農村地區的老人,對于大城市的擁擠和污染很不適應,但是到了這塊恬靜的度假村和優美的自然風光環繞的地方,反而感覺十分適應。在專門劃出來的采摘林里,這些老人吃著這里純天然沒有任何基因改良和使用激素化肥的“健康水果”,紛紛表示——這玩意兒咋那么難吃呢?
度假村也立即招募了村里的婦女來擔任清掃衛生等工作,讓村子里每一個人都勞動起來,提高他們的收入,讓第二臺,第三臺電視機進入村民家中。
轉眼時間過去了1年半,村民們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每一天都過得很新鮮,每一天都有新東西進入他們的生活。
比拉也在看著這一切的變化,此刻他正身穿浙江義烏產的運動褲和運動服坐在教室里,兜里還藏著巧克力和糖果,生活質量的提高,讓這些人一個個都滿面紅光,精神飽滿。比起一年多前,**人來到前的那些吃不飽飯,骨肉如柴的孩子們,簡直是判若兩人。
只是今天上課后,比拉和另外幾個孩子被叫到了老師辦公室,在這里,老師告訴他們一個好消息——天啟大學附屬小學開辦了,新村小學則選擇了他們幾個學習最好的學生去那里繼續“進修”。
得到了消息的比拉異常興奮,但是也很矛盾,這是他第二次外出——上一次是被帝國軍押著離開的,只是想起要拋下母親,遠赴千里之外的城市求學又有點猶豫了。
當他晚上回到家的時候,發現村支書也正在他家做他母親的工作,而他的母親,一位度假村的清潔工,毅然同意了比拉的“進修。”——沒有母親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的。當天晚上,一家人抱在一起大哭了一場。
第二天,在全村人的送行下,比拉和3個小伙伴就在村支書的陪伴下坐上定期班車,離開了“新村。”前往a03車站。
當高鐵快速的離開這個他們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看著兩側的山峰飛速向后掠過,每一個孩子都顯得異常興奮與新奇。當然,村支書還是在孜孜不倦的教誨著:“到了天啟附小,要更加努力了,那里都是各村各地選出來的尖子生,你們之后除了漢語,還要學習數學,物理,化學,英語基礎(認全26個字母)這些新的學科,對你們來說,挑戰是巨大的,但是一定要克服,將來才有可能出人頭地,甚至有可能回到大門另一邊的祖國本土。”
說的這些孩子的頭像小雞叨米一樣連連點頭。
當抵達天啟火車站,在這個人頭攢動的地方,村支書帶領的這幾個本地孩子成了最顯眼的場景,很多人都自覺的給他們讓路,讓幾個孩子都受寵若驚。
天啟大學附小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為本土孩子,主要是這里工作人員和軍人的子弟,他們上的學校和國內進度相同,只是弱化了英語的部分,強化了體育,他們所在的被稱為一校區。而比拉他們這些來自**管轄地的孩子們則在二校區進行學習,由于這里的孩子以文盲居多,大部分能夠來這里的也不過就是學了點漢語,所以教學內容相比之下要少得多,依然是以漢語為主的教學,這里也是純封閉式教學,學生采取住宿制,平時一般禁止外出,不過為了避免讀死書,也會有不定期的社會學習或者**遠足春游增加學生們的見識。當然,兩個校區并不相通。
當做在公交車上,看著這座豪華大氣,富有科幻色彩的城市時,比拉的嘴就沒合攏過。當進入了這座小學后,看著那些高大的教學樓,宿舍樓,寬敞的食堂和優美的綠化,比拉簡直要陶醉了,站在原地邁不開腿,直到被村支書強拉到教務處報道。
明朗的教室,每人都在使用的電子屏幕,有別于新村小學那簡陋的設施,四周墻上那猶如藝術般的漢字,教室前面的投影儀,以及課桌里提供的書本,文具都讓比拉對這里的學習充滿了期望,尤其是聽說在這里學習成績前幾位的還有一種叫做“獎學金”的東西,更讓他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在這里拿到“獎學金”,然后寄回去,貼補家用。
教室里差不多有40名學生,年齡大小不一,比如比拉的年齡是13歲,早到了該上中學的年紀,這里最小的孩子只有7歲。不過他們都開始交頭接耳,用漢語交流,以打探對方的底。
一位年輕的女老師走上了講臺,教室里頓時安靜了下來。
老師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一行漢字,然后面向全班同學:
“一起讀這句話。”
教室里立即響起了朗朗的讀書聲:
“我是**人,**是我的祖國,我愛我的祖國。”
……
附錄:《新村調查報告書》
“……新村是一個特殊的村子,他有著特殊背景,就是對屠殺他們的帝國軍的仇視以及對于我們的依賴性。從心理角度講,在遭受帝國軍殺戮后,他們迫切需要一個安全穩定的支持力量來保護他們,而我們給予他們這份力量,他們就會變成長期依附我們的存在。同時,他們長期居住于深山中,比較難以接觸外界,只是享受著現代化帶來的物質便利,也確定了這是我們在桃源星同化最容易,也是可以同化最徹底的部分,但是其他控制區的同化未必能有這么徹底,畢竟他們缺乏對帝國軍刻骨銘心的仇恨……
……這種依靠建設,物質豐富帶來的認同感在老一批人里會起到相當大的作用,只是不要一步就把他們的生活提高到我們現有的生活水平,要一點點的給與,讓他們一步一步的開始享受生活的便利,只要這種提高存在,他們對我們的依賴就會一步步加深,而當他們的生活達到和我們一樣的時候,懂得使用網絡,使用手機等現代化工具,他們就和我們完全一樣了……
……對于他們的未成年人,我們必須把**描寫成天堂一樣的地方,讓孩子們從小就從小對**產生向往,產生寄托,就像宗教信徒對于天堂的向往,并且一代代傳下去,這樣他們對**的忠誠恐怕會遠大于在國內的人……
……必須完成漢語普及,從他們第三代人起,就可以讓他們的孩子和我們在同一起跑線上,提供我們所需要的現代化人才,并且融入社會只要他們能夠融入社會,即使膚色發色不同,也可以讓他們把對**的認同一代代傳下去,達到同化的目的……
桃源星管理委員會137號調查員,新村村支部**(姓名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