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弘澤平靜地看了她半晌:“母妃,兒臣已經成人,心中有數,母妃就不必費神了。”
太子妃眉頭微皺,壓下心底的怒意:
“母妃也是為你好,你身為一國儲君,府中大把的院子,何愁安置不了一個女子?何必放在外面,徒惹人閑話?”
“兒臣心里有數,假以時日,兒臣必會把她迎接回府。”
宋弘澤說著,神情淡然地站了起來:“若母妃無事,兒臣告退。”
宋弘澤淡笑著離開了佛堂,太子妃只覺胸口一股郁氣,逼得心口疼痛難耐。
侍婢嚇了一跳,連忙上前給她順氣,一邊低聲道:“娘娘?娘娘感覺如何?婢子去宣太醫?”
“不必了。”
太子妃搖了搖頭,深深在吸了一口氣。
“本宮只是覺得一時難受,靜坐半晌就好。”
侍婢眼睛一轉:“娘娘可是為了殿下而擔心。”
太子妃微微點點頭,丈夫早喪,為了讓兒子坐穩儲君之位。
她這些年來,費了多少心血撫養與教導?
一個帶著拖油瓶的寡婦,僅僅幾個月,便令他們母子離心離德。
如此有心計的女子,太子妃心中十分不喜。
如果只是太子妃心中不喜,不會對太孫有礙。
太子妃或許忍了她。
但她任由兒子包養在外面快活,卻置兒子的名聲于不顧。
若讓朝中文武得知,不知惹來多少閑話與彈劾。
太子妃左思右想,不禁憂心沖沖。
把心中的憂慮說出。
侍女微笑提議道:“娘娘,趙美人剛才提議,婢子覺得甚好。”
“既然娘娘放心不下那女子在府外敗壞殿下名聲,何不接她入宮調教一番,再賜給殿下?”
太子妃左思右想,也覺她所說有理。
“你所提議亦覺有理,不過,皇兒若心有介蒂,只怕與本宮離心。”
侍女想了想:“娘娘,不如再過幾天,待元宵眾夫人入宮朝賀,娘娘再把那婦人召入宮中,給她賞個份位,她肯定歡喜。”
太子妃真心不想給一個寡婦份位。
不過,兒子對那人頗為維護,她也不好完全駁了兒子的面子。
“也好,去查一下,那女子與一對兒女暫居何處,給我查清再來回稟?”太子妃淡然地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