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完全阻止他們肯定是不可能的,畢竟現在兵力捉襟見肘,要想徹底阻止皇太極最少需要精騎五萬,才能一戰功成,而皇太極不會給我們這個機會,這不是他能決定的,八旗旗主和蒙古諸部的貝勒都不可能和我們硬拼,當然咱們也沒有五萬精騎。但是咱們可以用管他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策略針鋒相對。”劉毅斬釘截鐵的說道。
“管他幾路來,我只一路去?”崇禎小聲重復道。下面的孫承宗,尤世威,侯世祿等人猛然反應過來,高招啊,虧他想的出來,這真是四兩撥千斤的一個妙招。
孫承宗忽的站起來道:“你是說用薩爾滸的戰法,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劉毅用力的點頭道:“正是如此,閣老想必也知道,我是薩爾滸劉綎軍千總劉招孫的兒子,當日川軍全軍覆沒,不僅僅是川軍,三路大軍都是全軍覆沒,只有李如柏將軍一路逃出生天,當時末將也在軍中,還搶回了劉綎和家父的首級。”
“原來是你!”韓爌驚訝的指著劉毅道。很久之前他在朝中的時候就聽過這個故事,說是劉綎的首級是被一個十歲的孩子搶回來的。當時韓爌還很好奇,想見見此人,沒想到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朝中許多上了年紀的老臣都知道這個事情,現在劉毅親口說出來,他們都是大為驚訝,看向劉毅的目光發生了變化,沒想到這個千總竟然就是當年的少年英雄。
劉毅接著道:“當時明軍加上**兵總人數是八旗軍的兩倍,可是努爾哈赤采用了各個擊破的戰術,集中優勢兵力將我軍擊敗,那現在咱們就可以用相同的手法對付他們,如果末將所料不錯,十幾萬建虜和北虜騎兵一定會分成數千人到萬人不等的大小隊伍專事劫掠,然后在囤積點,皇太極會親自率領一支大軍坐鎮,那么咱們可以針鋒相對,派出五千到一萬精騎,對他們外出劫掠的馬隊進行快速打擊,不求能全殲,當然全殲更好,只要能重創他們讓他們無法專心劫掠,那咱們就能挽救不少大明的子民。這種戰法末將將其命名為游擊戰。他們是騎兵,咱們也是騎兵,以騎兵對騎兵,我們也利用騎兵的速度,快速的打擊他們一兩只兵馬,他們人口少,部落的壯丁本來就不多,絕對消耗不起這么多人口,咱們只要像老虎一樣咬疼他們一兩口,我相信他們內部就會起紛爭,那么皇太極就會盡早退兵。當務之急就是緊急組建這樣一支隊伍,換上矯健的戰馬和良好的裝備,趁著皇太極立足未穩之際,選擇好的時機,但求一擊必中。”劉毅一口氣把話說完,孫承宗和韓爌的目光中充滿了贊賞,真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大明年輕一代的將領能有這番見識,真是國家之福。
“游擊戰!真是好名字。”崇禎聽完劉毅的敘述也是贊嘆道。如果按照劉毅所說金兵分兵劫掠,而大明集中一支精銳騎兵打他們一下,就像老虎被人猛敲了一棍,不死也會被打跑。可是上哪里去找這么一支精騎馬隊呢。崇禎的眉頭又緊鎖起來。
劉毅當然知道崇禎在煩惱什么,他立刻上前一步道:“末將不才,麾下新軍雖然損失慘重,但是尚有精騎五百可以一戰,末將愿領兵參戰!”“好!劉將軍真是少年英杰,算我盧象升一個,身為大明臣子,我盧象升絕不會退縮,陛下,大名知府盧象升愿意率領麾下一千白幡馬隊參戰,助劉將軍一臂之力。”盧象升出列大聲道。
“劉將軍,盧知府,你們。。。”崇禎的聲音都有些顫抖,這都是大明的忠臣良將啊,有這些人在何愁不能將皇太極擊敗。身后又傳來聲音,“末將宣府鎮游擊侯拱極,愿領自己的三百家丁馬隊參戰!”侯拱極年紀和盧象升一般大,但也是有血性之人。他一出列侯世祿剛要攔住他,但是到了嘴邊的話又咽回去了。兒子是好漢,當老子的也不能認慫。
“陛下,我兒出戰,末將愿意將自己的家丁全部交給他,湊足一千精騎。”侯世祿出列道。尤世威出列,楊國棟出列,孫興出列,一個個軍將出列都愿意領兵參戰,雖然他們剛剛經歷大戰,早已經損失慘重,可是此時此刻他們都是大明軍人。
孫承宗一錘定音道:“陛下,這些將軍們都是我大明棟梁,老臣建議,既然是拼湊一支精騎,主將不宜過多,此次臣保舉劉毅為主將,盧象升和侯拱極為副將,孫興為監軍,其余將領將家丁交給他們節制。如此方不會混亂。剛才幾位將軍的參戰兵馬已經有六千之數,老臣會再征調祖大壽軍中兩千精銳的關寧鐵騎參戰,還有京師的三千營前身是朵顏三衛的蒙古馬隊,可以參戰,從三千營抽調兩千馬隊,這樣各部兵馬湊足一萬之數,將能收集到的最好的軍馬配給他們,一人雙馬,希望他們能為大明再立功勛。”
崇禎立刻讓王承恩擬旨,頒布詔令,成立游弋軍,準備軍馬軍械,進行備戰。王承恩擬旨完畢,崇禎說道:“劉將軍,你的坐騎戰死,朕已經聽聞,這樣,朕賞你一匹寶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