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鮑承先確實是大金的智囊,幾句話一分析竟然將青弋軍的來歷猜了個八九不離十,皇太極聽了也是不斷點頭,看向鮑承先的目光充滿了欣賞,雖然他是明人,可是這個頭腦確實厲害,謀士果然是很重要,自己熟讀三國,諸葛亮才智超群,一個軍事集團必須要有大量的謀士才能高效的運轉,皇太極拍拍鮑承先的肩膀,“先生果然是本汗的諸葛亮啊。”鮑承先受寵若驚,連稱不敢。皇太極不再說話,而是注視著前方即將開始的大戰。
“再辛苦你一趟,立刻飛馬將現在的情況稟報圣上,如果實在不行的話,老夫派兵出城接應。”孫承宗轉頭對校尉說道,校尉領命立刻下城上馬飛報紫禁城。
“圣上,萬萬不可,城門已經封閉,城外官將進城都是從吊籃出入,現在大戰在即,如果這時候開城,那會造成什么后果,金兵銜尾追擊一旦殺入城中就是滅頂之災。”吏部尚書王永光站出來道。既然這支新軍和袁崇煥有舊,特別還是袁崇煥的老部下,那就留他不得。王永光一站出來,右都御史高捷也是一并出列,“城外戰局兇險,新軍雖然是天子賜旗,可是畢竟不過幾千人,難道能和城內百萬軍民的性命相提并論嗎,佛家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幾千人和百萬人的命孰輕孰重,想必就是先帝在世也很容易決斷吧。”
韓爌也是心痛,但是王永光和高捷抓著大義不放,真要是城內有什么損失,崇禎皇帝也確實擔不起這個責任。可是城外的新軍又不能不救,就這樣的放棄的話對大明的軍心士氣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如果先帝的戰旗被繳獲,那么皇太極的威望會達到怎樣的高度,他會變成大明更難對付的一個敵人,這是韓爌絕對不愿意看到的。
崇禎也是無比頭疼,放棄,他對不起皇兄和將士們,不放棄,萬一出事,大明就萬劫不復了。想到此崇禎皇帝臉上的表情陰晴不定,最終他好像下定了什么決心似得說道:“諸位愛卿,朕意已決,朕立刻親自赴城頭觀戰,給將士們鼓勁,見機行事,如果事不可為再做打算吧,朕就算不能救他們,也不能就這樣不聞不問,朕不想對不起皇兄。”
“不可,不可!”下面眾臣一齊喊道。工部尚書劉廷元出列道:“戰場上刀槍無眼,雖然戰場沒有擺在城下,可是還有火銃火炮,一個不小心如果圣上有危險,臣等萬死難辭其咎。請圣上千萬保重龍體。臣請皇上三思啊。”說罷劉廷元帶頭跪下,呼啦啦后面跟著跪倒了一大片,文武百官都是磕頭道:“請皇上三思!”
看著文武百官跪倒一片,崇禎不禁頭大,但是他還是毅然決然的說道:“朕意已決,諸位愛卿莫要再勸,王承恩,立刻準備準備動身,諸位愛卿放心,朕會多帶侍衛,也不會以身犯險,這個分寸朕還是有的。”百官力勸無果,韓爌也能理解崇禎的心情,當下決定和崇禎同去,韓爌一帶頭這下不得了,六部尚書都要同去,崇禎無奈,只好同意,一行人浩浩蕩蕩出了紫禁城,直奔孫承宗這邊而來。王永光心里倒是坦坦,反正去去就回,幾千人擋十萬人,這不是笑話嗎。
就在一行人風風火火趕去的同時,外面的大戰已經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