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諸人看到皇太極這么痛快答應了,當下心悅誠服的跪拜道:“偉大的天聰汗,長生天會保佑您的,草原的人民感謝您的恩德。”
眾人商定將出兵時間定在十月初二,奈曼部出兵五千,敖漢部出兵五千,扎魯特部出兵五千,巴林部出兵五千,科爾沁部出兵一萬,扎賴特部出兵一萬,其余各個小部落合計出兵近兩萬,并以喀喇沁部三千騎兵為向導,準備從大安口一線的明長城突破明軍關防。
如此蒙古諸部合計出兵六萬余人,而在金國境內,皇太極也實施了總動員。這是皇太極上位親政以來的最大一次軍事行動,而且目標非常宏偉,必須要做好萬全的準備,從去年以來皇太極已經在不斷的準備,現在更是達到了動員的頂峰。
此次戰役對于皇太極來說是國戰,他將金國上下全部的成年男子動員起來,下至十五歲,上至六十歲,留下老弱之軍看守后方,將八旗的精兵全部征調。
兩黃旗和正白旗為上三旗,由皇太極親領,兵兩萬兩千五百人,十五個甲喇,七十五個牛錄。并巴牙喇白甲兵兩千人和葛布什賢超哈衛隊一千人,共計二萬五千五百人。
下五旗由正藍旗固山額真濟爾哈朗統領七千五百人,五個甲喇,二十五個牛錄。
鑲藍旗固山額真阿敏統領七千五百人,五個甲喇,二十五個牛錄。
正紅旗固山額真薩哈廉統領七千五百人,五個甲喇,二十五個牛錄。
鑲紅旗固山額真岳托統領七千五百人,五個甲喇,二十五個牛錄。
鑲白旗固山額真杜度統領七千五百人,五個甲喇,二十五個牛錄。
大金合計出兵六萬三千人,另有歷年征戰中投降金國的明軍和**軍約五千人參戰,他們主要是火器手,**的鳥銃兵和大明的三眼銃,單眼銃,還有不少佛郎機大小火炮。紅夷大炮卻是沒有,這五千人亂哄哄的排列在金兵隊伍的末尾。
蒙古的兵馬在各個部落的頭領回去整頓之后,從部落里誓師出發,前往大安口和喜峰口北面的白馬川一帶等待皇太極的大軍前來會師。
十月初二日,皇太極在盛京舉行了盛大的誓師大會。只見他也是一身亮黃色仿明甲,頭戴缽胄盔,手持寶劍,黑色缽胄盔兩側的金龍惟妙惟肖,仿佛盤旋飛升一般在陽光下發射出耀眼的金光。只見他一抖黃色的披風,登上了高高的點將臺。
兩側的海螺號手們,深吸一口氣,嗚~~~,海螺號發出了悠遠的聲音,攝人心魄。十幾個赤膊上身,金錢鼠尾的大漢,奮力擊打手中的鼓槌,將牛皮戰鼓敲的咚咚作響,臺下大校場,數萬大軍整裝待發,馬匹不住的嘶鳴著,皇太極胸中難以抑制的激動,自父汗起兵以來,八旗軍什么時候這么強大過,在十年前父親還在的時候,薩爾滸之戰,八旗兵還只有數千馬隊,可現在,經過十年的勵精圖治,數萬八旗軍人人披甲,人人胯下都是健馬,強弓勁弩,虎槍大刀,每個人都有副武器,不是順刀就是樸刀,在陽光下發出寒光,六萬余大軍刀槍如林,靜靜等待著出征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