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逆天明末三十年小說 > 第六十一章 燧發銃制成下

                第六十一章 燧發銃制成下

                “劉將軍,可別再叫我畢大人了,某現在沒有官身,不過一個山野村夫罷了,咱們還是直接去吧,看不到劉將軍所說的新鮮玩意,畢某寢食難安啊。”畢懋康道。

                “也罷,畢先生,那我們走吧,工坊就在江邊,離縣城不遠。”“好。”

                劉毅帶著畢懋康里來到了蒸汽機工坊,宋應星出來迎接二人,劉毅對著宋應星和畢懋康互相介紹了對方。二人一見如故,很快便攀談起來,宋應星帶著畢懋康參觀了蒸汽機,將畢懋康震驚的合不攏嘴,當下就此乃國之重器,應該大力推廣。

                然后劉毅又帶著他前往軍器所,向畢懋康介紹了魯超等人,畢懋康和他們一一見禮,畢懋康作為文官同時也是一個發明大家,在他的觀念里工匠都是國家的技術人員,這些人應該得到尊重,而不是世俗上對他們輕視,畢懋康對他們很是尊敬,魯超他們感動萬分,引畢懋康為知己。

                畢懋康看到了燧發銃之后喜不自勝,把玩了好久。來到校場試射,發現確實存在劉毅所說的問題。當下答應劉毅,愿意和魯超他們一起研究火銃,直至造出合格的燧發銃來。劉毅欣喜不已,當晚叫上宋應星和魯超他們還有各個軍匠,也邀請了王嵩等一幫官員為畢懋康接風洗塵。

                時間轉入了天啟六年十一月,宋應星已經成功的將蒸汽機應用到銃管的制造之上,劉毅將軍器局和蒸汽機工坊合并,上報周之翰并報到南京兵部張鶴鳴那里,阮星也代表徽商總會入股,政商合作成立了一個大的機械工坊。劉毅命名為江南機器制造總局。任命宋應星為從八品主事,魯超為大匠,畢懋康不愿接受張鶴鳴那邊閹黨的職務,劉毅再三挽留,畢懋康以平民身份成為顧問。

                火銃方面,十一月中旬,畢懋康終于制成了可靠的燧發銃,劉毅親自試銃,故障率降低到了百分之一,大約發射一百次才會有一次不響。畢懋康表示還能再改進,爭取將故障率降低到千分之一。

                十一月底十二月初,制造總局生產出新式燧發銃三百余支,劉毅手下的兩個火銃連全面換裝新式火銃。因天啟六年是西洋歷法一六二六年,所以劉毅將新式火銃命名為二六式,并且定下規矩,以后如果有新式火銃制造出來,一律以西洋年份命名。

                十二月中旬制造總局加班加點生產出一批燧發手銃,手銃雖然射程只有三四十步,但是因為銃管短,制造起來比步銃要快的多,十天時間,制造總局開足馬力生產竟生產了四百余支,劉毅給每個騎兵都配上兩只手銃,所有的軍官也每人配上手銃一支。

                劉毅和阮星商議,明年的一二月份將制造總局的全部產能還給軍隊兩個月,工坊要開足馬力生產軍械,劉毅設想未來是讓更多的士兵可以裝備上手銃。另外劉毅讓魯超和畢懋康合作研發短管騎銃,射程只要能達到七八十步即可。騎銃和步銃的設計思路略有區別,騎銃的槍管要短一些方便攜帶,而且裝填要快,所以銃口的口徑要略大,這樣銃彈裝填的時候才比較省力,另外兼顧射擊穩定性,槍托要能充分抵肩,槍柄和護手要能充分握持。所以還需要一些時日。

                十二月底,南直隸傳來消息,張鶴鳴聽聞太平府編練新軍,知會周之翰,年底要來太平府巡查,如果新軍編練之法得當。張鶴鳴會寫奏章上達天聽讓全大明的軍隊效仿新軍練兵。其實歷史上張鶴鳴雖然是閹黨,但是他本人還是非常有作為的,最后崇禎八年,李自成攻潁州,張鶴鳴和其弟募兵守城,城破后被俘,不屈就義。也是一代氣節文人。他投靠閹黨只能說是順勢而為,也是希望能為天下百姓,能為朝廷干一些實事而不受到掣肘。便若當年戚繼光投靠張居正一樣,戚繼光也沒有辦法,只有朝中有人奧援才能更好的為天下為大明朝做些事情,但是此時東林黨不說,很多清流也不能理解,只覺得張鶴鳴是大奸之人,比如畢懋康對于張鶴鳴前來視察就是嗤之以鼻。

                新軍士兵們也沒有閑著,劉毅將老本全部砸進去編練新軍,火銃連在全面換裝二六式火銃之后每天在靶場之上玩命訓練,大校場煙霧彌漫,劉毅要求火銃兵們不要省彈藥,拼命射擊,訓練目標是十息時間打一發,全軍以總旗為單位分成四排接連不斷射擊。雖然新式火銃是魯超和畢懋康他們造的,可是他們并沒有見過這種齊射的威力。只見銃管不斷的噴出火舌,百步外的木靶被打的木屑飛濺,銃聲連綿不絕。畢懋康長大了嘴巴,好半天沒緩過神來,這樣的火力密度,如果當年自己在陜西的時候,陜西邊軍能有這么一支火銃隊伍,這塞外的建虜還能沖進百步之內嗎?

                另一方面利用蒸汽機打造沖壓銅釘和鐵片,制作棉甲和鱗甲的速度不斷加快,到了月底六百新軍已經全部著甲,槍兵,火銃兵全身雙層棉甲帶六瓣笠形明盔,騎兵外罩棉甲,內襯鱗甲,頭戴缽胄盔,帶上鐵臂護手。刀盾兵也是全身鱗甲外罩棉甲,因為他們沖在整只隊伍的第一排,所以每人的單兵防護做到了極致。他們的藤牌上更是蒙上了一層牛皮并且釘滿了銅釘,雖然重了不少,可是這樣的藤牌就算是建虜的月牙重劍十幾步外都射不透。可以想到建虜要想沖進十幾步的破盾射程內,在火槍的打擊下要付出多少人命。

                這六百新軍無比精銳,可是劉毅目前的財力只能負擔這么多了。制造總局在所有新軍完成換裝之后將大部分的生產力免費租借給徽商總會,這也是當時徽商總會出錢的條件,要利用軍工廠生產民用的東西。劉毅也是答應了的。雖然他和阮星的私交很好,但是親兄弟明算賬,商人畢竟是追求金錢利益的,不能讓人家白白投資。所以劉毅和阮星談好,戰時制造總局軍用,平時勻出四分之三的生產力給總會民用。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