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聽那個教頭說道:“大考已經結束,演武場特地準備了兩個小節目給諸位助興,第一個便是由程沖斗程老先生的關門弟子劉毅和徽商子弟共同給大家表演一個趙子龍單騎救主。”
原來卻是一種帶有劇情的武術表演。由劉毅挺槍扮演趙子龍,五十個子弟們扮演曹軍,只是這個沒有劇本,也沒有排練。演武場的要求是大家都拿出真功夫,拼斗一場。只是不要出手過重傷及性命,被打倒的人就算輸,自動離場即可。本來教頭要換一場戲,劉毅一個打五十個萬一要是輸了,這趙子龍不就敗了嗎,而且也給程沖斗丟臉,程沖斗卻是大手一揮道:“無妨,我對劉毅有信心。”這才確定了這個劇本。
只見劉毅身穿白色練功服,腳穿皂靴,扎著綁腿,頭上戴著網巾,發髻打理的很整齊,手握一桿未開鋒的紅纓槍,此時身高已經達到一米七,身姿挺拔,往臺上一戰,還真是有趙子龍的感覺。眾人皆是眼前一亮,好一個少年趙子龍啊。另外一邊上來了五十個和他打扮一樣只不過身穿藍色練功服的子弟們扮演曹軍。他們拿著各式各樣的武器。
一聲炮響,教頭一聲令下:“表演開始!”五十個子弟發一聲喊沖向劉毅,劉毅淡定的站在那里,待人群離他只有五步的時候大喝一聲,身子突然一矮,以槍作棒一個橫掃千軍一下子掃倒了前排的十幾個人,他們只得拱手退下,然后他一會大花槍,一會小花槍,陳戰槍,陣戰槍層出不窮,連消帶打,這么多人竟然不能進他一步之內,統統被打翻在地,隨著退下的子弟越來越多,場上也是呈現了白熱化,優勝劣汰,能打到現在還沒下場的多少也是有點本事的,最后剩下五個子弟和劉毅對峙。
沒想到這五個人平時在演武場中關系要好,他們閑暇時間求著教頭給他們講解戚家軍的陣法,對此也小有心得,五個人經常偷偷的練習。此時在演武場上竟然列成了小三才陣。只是沒有狼筅只能先用長槍代替了。中間一個身高力壯的長槍手,左右各一個紅纓槍,最兩邊是兩個刀牌手。成箭頭型對著劉毅。
場下的觀眾們看到劉毅剛才大槍翻飛放倒這么多人的精彩表演,早就驚的合不攏嘴了。現在看到場上五個子弟對付劉毅,而且五個人還列成了一個小軍陣。都是不約而同的屏氣凝神,全神貫注的看著場內局勢。就連周之翰和吳斌,黃玉也停止了交談。
吳斌甚至站了起來,想看看在步戰之中劉毅如何能用一人之力破這個小三才陣。程沖斗在一旁也是皺著眉頭,若有所思。小三才陣幾乎是無解的。
劉毅也看了看對面的陣法,他知道這是小三才陣。軍陣不同于民間的武術,像三才陣這種軍陣,只要配合的嫻熟,就是程沖斗親自上恐怕也討不了便宜。
這不是個人武藝的較量,在這種組織嚴密的軍陣面前,個人的勇武顯得非常渺小。畢竟行軍打仗不是打架斗毆,劉毅在軍營中熏陶許久,深刻的明白這一點。劉毅試探的出槍,但是無論他分出多少個槍花,小三才陣根本就不理他,就是直接前刺,然后兩個刀牌手上來威脅側翼,前面三個長兵器封住他的上中下三路,劉毅只能應對這三個長兵器,防不住刀牌手。打了一小會劉毅就被逼得一步步向后退了。下面的教頭心都提到嗓子眼了,這幾個小混蛋怎么把三才陣用上了。這劉毅要是輸了,程先生豈不是丟臉丟大發了。心下暗暗著急,背后冷汗直冒。
劉毅和小三才陣纏斗了一會,一點便宜也占不到。只聽他大喊一聲:“住手!”五個子弟都停了下來,觀眾們也是竊竊私語起來,場下一片嗡嗡的聲音。
劉毅將紅纓槍扔到地上,對五個子弟拱拱手,又對著觀禮臺的觀眾抱拳躬身道:“小子認輸,三才陣確實是到目前為止的第一軍陣,以我個人的武力是無法和集體的力量抗衡的,戚帥在抗倭中創立此陣,因倭寇無騎兵,所以此陣無往不利。除非使用騎兵沖陣。或者是弓箭攢射,火銃轟打,而且必須是在對方沒有遠程武器掩護的情況下,這一戰我輸了。”劉毅大方認輸倒是讓場下一陣失望,五個子弟也是沒有想到自己就這樣贏了,一時都忘了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