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算太糟糕!”謝玄淡淡的道:“最近將士們的訓練效果不錯,他們并沒有慌亂,有人在敵人就要發動的那一刻發現了他們的蹤跡,人已經集合起來了,現在只要收拾掉那些鉆地底下的臭蟲,我們就勝利了。”
謝琰看著戰場上那些勇猛沖鋒的騎兵們,不可思議的道:“他們這是要自殺嗎?”
“誰知道呢!”謝玄笑道:“或許是他們想要急著投胎吧!”
謝琰發現自己似乎不用出手,謝玄所部就足以輕松消滅這些敵人,然而謝琰的就感覺地面一陣晃動。“地震了嗎?”
“應該不是。”謝玄急忙登上一輛輜重車,然后用望遠鏡搜索,一會兒他就發現了異常。他居然看到了戰象,雖然謝玄早已在冉明那里得到了戰象的資料,腦袋中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冉明的話:“經過訓練的戰象,作戰時沖鋒陷陣,勇猛無敵,能破城門、毀營壘、拆武器、踏敵軍、陷敵陣,常給敵方造成極大的殺傷。戰象的沖鋒并不能簡單地被裝備長矛的步兵方陣化解,這一點與騎兵不同。戰象沖鋒的威力在于它們巨大的力量。它們沖垮敵人的陣型,踐踏敵方的士兵,揮舞長牙破壞廝殺。敵方沒有被沖垮的那部分軍隊,至少會被戰象的沖鋒驅趕到一邊,或者是其壓迫下后退。除此之外,戰象并不需要與敵人接觸就能引起恐慌,在它們的沖鋒面前敵人會因為恐懼而望風披靡。即使是訓練有素的羅馬軍團有時也不免如此。騎兵在戰象面前也不能幸免,因為戰馬不熟悉象的氣味,很容易在象面前受驚。”
謝玄雖然早已聽過戰象,可是猛然看到這種長鼻長著巨型牙齒的怪物,也震撼異常,更別提那些普通士兵了。戰象是印度的特產,早在商朝時期中國開始訓養大象的時候,古印度人就把戰象作為沖鋒的主力軍隊使用了。
早在亞歷山大東征的時候,古印度的孔雀王朝就利用他們的九千余頭戰象讓亞歷山大吃夠了苦頭。在這個時候,笈多帝國的戰象數量更多,笈多帝國擁有十四個整編阿克紹希尼(相當于集團軍。)每一個阿克紹希尼則擁有六百五十二頭戰象,所有戰象加在一起,笈多帝國擁有戰象將近一萬頭。不過這僅僅只是笈多帝國的**軍部隊中下轄的戰象,而笈多帝國數量最多的卻是部落部族軍,他們實力強的養活的戰象多點,實力弱的,則少一點。
而泰米爾納德邦總督手中擁有一千多頭戰象,而普利瑟瓦爾部卻只有區區二十九頭戰象。
如今在笈多帝國泰米爾邦見到戰象,謝玄并不奇怪,只是非常奇怪,戰爭這種東西不是集結越多威力越大嗎?為何他們卻只投入了一百五十余頭戰象?
事實上謝玄并不清楚,此時他們已經進入了泰米爾納德邦潘地亞部落的領地,這個潘地亞部落就位于潘地亞,其核心區域在泰米爾納德邦的馬杜賴地區,當然這個部落是早在公元前四世紀就成立了國家,不過后來衰落了,到了七世紀的時候,他們在南印的主要對手、另一個泰米爾人國家哲羅。8世紀至9世紀之間,潘地亞還曾攻擊因遭遮婁其人打擊而嚴重衰落的原南印大國帕拉瓦(新葉王朝)。
雖然泰米爾族潘地亞部落與納亞馬辦克領導的泰米爾人尿不到一個壺里,就連納亞馬力克與魏軍交戰,他們也沒有參加,可是當魏軍進入其領地后,他們卻發起了猛烈的抵抗。
謝玄看著越來越近的戰象,明顯感覺到了將士們戰意在動搖,謝玄大聲道:“樹立本將節旗,命令三營和二營立即交替掩護后退,在陣前三百步設置一道三丈寬的火油燃燒帶!”
隨著謝玄的命令下達,魏軍各部立即按照命令調動,大量備用陸戰猛火油柜的燃油被倒在地上,而且這些火油中還亂七八糟的扔了很多單兵用的燃燒彈或弩炮發射的燃燒彈。經過高溫燒烤,這些燃燒彈會爆炸,也會增加火墻的威力。與此同時,魏軍軍中的弩炮炮車,八牛弩和火箭彈開始集結,組成第二道防線。
謝玄還感覺不保險,又派人向劉牢之救援,請他快速率領部隊過來支援。
這是魏軍第一次與成規模的戰象交手,謝玄心中也沒有底,為了保證將士不會因為恐懼而發生崩潰,他謝玄甚至動用了督戰隊,無數手臂上帶著紅色袖章的督戰隊成員都在將士們后面吼道:“服從命令,穩住不要亂動,違者斬!”
一百五十余頭戰象每一頭戰象上面還坐著三個,這三個人其中一人拿著弓箭,負責遠程壓制性射擊,另外一人則是標槍手,負責就近掃清障礙,還有一名則是象奴,平時負責照顧戰象,戰時負責指揮戰象。一百五十頭戰象一字擺開,聲勢驚人。坐在戰象上面的笈多士兵則大呼小叫著,指揮戰象向魏軍發起沖鋒,這些受到了刺激的戰象,像一輛輛重型坦克,蜂擁而至。
“弩炮準備,燃燒彈裝填,目標火墻,預備,放!”一連串的命令下達,三十多輛弩炮弩炮車向火油發射了燃燒彈,三十余顆燃燒彈落地爆炸燃燒,很快點燃了那道火油帶,火油帶瞬間變成了一道高達三四丈火頭的火墻,在這個時候,那些戰象也沖到火墻邊上。
如果了解大象的人就非常清楚,大象是一種既龐大,卻又非常膽小的動物,他們既害怕巨大的聲響,也更怕火。
這瞬間燃燒起來的火墻可把那些戰象嚇蒙了,有的戰象沖鋒速度過快,已經來不及調頭了,直接依靠慣性沖進大火內。
ps:時間有點緊,抱歉,字數有點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