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西域其實是一塊寶地
聽到冉明要向南方和西域開疆擴土的時候,尚書令王簡猶豫了再三,終于鼓足勇氣站了起來道:“陛下,若是組建安南軍開拓南疆,臣沒有意見。”
魏國文武大臣此時對中南半島的了解遠多于歷史上的那些大臣,占城的稻子,大量取之不盡的木材,香料,各種寶石和黃金,都是魏國稀缺的資源,為了這些資源,值得魏國動武。在古代,中國對中南半島太過關注,就是因為這里瘴氣橫行,漢人無法在這里立足。對于中原王朝來說,占領這里最大的難題不是當地的土著頑強抵抗,而是因為氣候和瘴氣。
所謂的瘴氣,不太了解的話會感覺非常恐怖,可是一旦真正了解了,反而沒有什么可怕的。由于中南半島雨量充沛,氣候炎熱,容易產出大量蚊蟲,這些蚊蟲帶有大量病毒,污染了大部分水源。一旦喝了當地的生水,非常容易患上瘧疾。在這個時代瘧疾,幾乎是不治之癥。當然,要改變這個問題其實并不復雜,首先是進入南方雨林,不能喝生水,其次是不要把皮膚裸露在外面。現在魏國生產了一種薄如蟬翼的絲綢,可以避免蚊蟲叮咬,所以漢人此時深入南方,非戰爭傷亡率大為降低,雖然無法完全杜絕意外傷亡,可是中南雨林已經無法嚇倒漢人了。
王簡接著道:“可是西域都是一片蠻荒地帶,適合耕種的土地有限,況且河西走廊補給困難,依靠秦涼恐怕無法滿足十萬大軍的給養,如果從富足的地方調撥糧草,這樣以來沿途消耗就會非常巨大。十石糧食運到長安,沿途就需要消耗三四石,如果運輸到玉門之西,消耗就會多達八九石,雖然西域諸國皆國小民寡,力量有限,難以給安西大軍制造什么麻煩,我們廢了如此大的精力和資源,得到一塊貧瘠之地,會不會得不償失?”
“得不償失!”冉明聞哈哈大笑。指著眾臣道:“諸位也都是如此認為嗎?”
看著眾臣不發話,其實也是默認了王簡的這個說法。
冉明嘆了口氣道:“絲綢之路蘊藏的財富,諸位愛卿想必都清楚吧?這里朕就不多作介紹,光絲綢財富這一點,西域必然掌握在朕手中。”
接著,冉明又讓人拿出另外一個地區,這個地區比當初那副大地圖更為籠統,不過卻標注了其他東西。
冉明道:“西域三十六國(基本占據了整個**)如果從耕種的角度考慮,確實不如中原富饒,畝產量確實比中原地區略低,但是能適合耕種的地方太多了,而且足夠大。根據細作的偵察,光西域適合耕種的地方,足足有四百萬傾。”
“什么?”
“四百萬傾?”
“嘶!”這是深吸冷氣的聲音。聽到這個數字,這里大臣都驚呼出聲。
要知道這個數字其實還是冉明保留的數字,在后世經過長期濫砍濫伐,水土流失和大規模荒漠化,整個**仍擁有五千九百一十二萬畝耕地,而在這個時代草原還非常多,而且濕地更多,塔里木河和羅布泊還沒有干枯,如果無節制的開荒,耕地很可能達到六千多萬傾。
這個時代的傾可不是后世的公傾,而是每傾一百畝地。
一個縣能有萬傾良田,差不多都是上縣了。事實上魏國一千九百余縣,將近三分之一耕地面積在四千傾地以下,哪怕是綜合平均下來,一個縣也僅僅擁有八千傾耕地。這四百萬傾耕地,就是五百個縣的耕地總面積。沒有價值的土地自然不會去搶占,可是五百個縣的耕地面積,哪怕是再迂腐的大臣,也不敢輕易放棄。要知道這四百萬傾土地耕種下來,哪怕都是三年耕種一次下畝,每畝地只有一石的產量,這個數字也可以達到億石,即使收取十五稅一,八百多萬石糧食,在西域的軍隊完全可以自足,甚至可以大規模支援內地。
在這個時候,眾臣的呼吸開始急促起來。
冉明接著道:“其實西域最寶貴的東西并不是耕地,西域的漢人非常少,會耕種的人更少,所以西域諸國諸族幾乎都是以放牧為生。西域最寶貴的資源是金、銅、鐵和煤炭。這些礦山的儲量,甚至比我們整個魏國的共和還要多,特別是在北庭境地,有一座山火燒山,事實上這只是一個龐大無比的煤堆,由于煤炭經過陽光暴曬,產生了自燃,所以才被人稱為火燒山。光北庭的煤炭開發出來,足足整個魏國燒一千年。(我們單位拿下來的煤礦,四十億噸儲存量,過半都是易開采的地表煤炭,直接用挖掘機就可以裝車發運。)
以后世**的資源儲存量數據,**的煤炭資源占了整個中國煤炭資源的百分之四十,煤炭的預測儲量1.82萬億噸,大多數煤田的煤層多、厚度大,煤質優良,而且埋藏淺易開采,還有各種伴生礦物可綜合運用,至于銅礦約為五千多萬噸。
至于現在魏國還沒有技術開發的石油資源,這個價值更大。中國光被俄國侵略的四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僅僅儲存資源的價值,就多達中國十四億人口揮霍三百年。然而,現在我們只能拿真金白銀去買了,真是崽賣爺田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