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明悄悄來到鄴城,沒有大張的聲勢,也沒有大張旗鼓。只是輕車簡從,來到鄴城景陽門的時候,景陽門那損壞的城門樓、箭樓、女墻、馬面,都在緊張的修繕著,雖然入眼之處,并沒有血肉模糊,也沒有殘肢斷臂,可是空氣中仍彌漫著濃濃的血腥味,似乎在訴說著鄴城發生的這場慘烈戰斗。
由于天氣越來越熱,王猛就擔心過多的尸體會形成瘟疫,就利用投降的降卒,挖坑掩埋掉那些經過焚燒的尸體。所有傷員,無論是叛軍還是守軍,都經過有效的救治,王猛知道冉明非常不滿魏國的人力資源,每一個百姓在冉明眼中都是寶貴的財富。在這方面王猛也非常盡力,至于那些俘虜,雖然王猛無權處置,不過在軍隊的看管之下,命令他們開挖護城河,修繕城墻,甚至在城內修復那些因戰亂損壞的民房。
此時的鄴城,簡直就成了一個龐大的工地。不過,鄴城城南、城西,都是老城棚戶區,這里居住著無數貧困百姓,這一次外圍城郭丟失,加上雙方激烈戰斗,南城和西城幾乎三分之二的棚戶區被戰火摧毀了,王猛倒也不含糊,順便利用這個機會對城池進行大規模改造。原本那些棚戶區木質房屋,全部推到重建,一率建成臨街三層門面,后面則五間兩層小樓,兩間廂房的院子,以無償或低價轉讓給百姓。
大量水泥,紅磚紅瓦,一旦建成,這個鄴城簡直就可以擁有后世的那種城市建筑群,當然王猛是從軍事方面考慮的,鄴城太多木質建筑最怕火攻,可是一旦建成那種樓房、瓦房,將不怕火攻,而且防御能力大大增加了。
盡管冉明輕車簡從,可是當冉明在落日時分抵達鄴城的消息也快速傳遍了鄴城內外。對于為些事情,冉明選擇了無視。不過,冉明感覺打鐵趁熱,根本來不及等次日早朝,而是隨即通知,各五品以上官員,全部參加冉明在皇宮里舉行的宴會。
瑤光殿,原名琨華殿,只要是魏國的老臣,無一例外,都非常清楚這是一個什么地方。公元三五零年正月,后趙龍鑲將軍孫伏都在此埋伏三千甲士,準備襲擊冉閔。冉閔與金奴、鐵奴三人兩矛兩戟從金明門殺到鳳陽門,直到殺入琨華殿,這一路上簡直就是尸橫遍地,血流成河。
冉明居然在這個地方舉行宴會,本身就是一個信號。
作為冉明的心腹重臣,王猛、雄健最先抵達瑤光殿,不過二人剛剛出現,立即都被眾人包圍了,二人各自有不同的包圍人群,陌刀將軍雄健身邊大都是武將,而王猛身邊則是魏國文臣。雖然王猛文武雙全,可是在眾人眼中,王猛不是將領,而是文臣。當然作為這次平叛的主角之一,蘇林和胡光也開始進入瑤光殿,不過蘇林是出了名的不合群,進入瑤光殿后,給王猛點點頭,算是打招呼了。太尉董潤、太傅申鐘也僅僅得到蘇林一句許久不見的問候。然后蘇林就像泥菩薩一要,只顧端坐在那里。
這場宴會,其實不如說是冉明的摸底會,明天的早朝必須形成決議,在這里只是通底布局。瑤光殿內,基本上大臣分為好幾波,以皇甫真為首的燕國降臣一系,圍成一個小圈子。以雄健、胡光等冉明嫡系將領系武將也圍了一個小圈子。王猛身邊也聚集一幫投靠的人,這樣以來,王猛也不再是孤身一人了,而是形成了山東寒門系。眾士族出身的官員,其實派系更多了,王簡、王寧都是魏國元勛,這些大臣屬于元勛派,雖然魏國元勛已經不多了,可是影響力卻不小。因為現在冉明一朝,還是元勛派的天下,掌權的都是他們這些人。冉明提拔的官員,基本上還沒有正式進入中樞,形成方面**。
其次是以冉明的帝黨派系中,也出現了分類派系,寒門王猛一系,以隴右李賢西北士族一系、弘農楊暉一系,還有大量士族投靠的武將系。在魏國可不是明朝那種以文為尊的時代,一個縣令可以和一個省軍區司令平級,一個知府就敢喝斥一鎮總兵。魏國的軍人地位很高,已經超過了文官集團,當然文武不和事情自古有之,雖然冉明沒有刻意制造這種矛盾,可是文官也不愿意武將獨大,所以此時的魏國文官就扮演了類似后世反對黨的角色,一旦武將子弟和其部曲有了違法亂世之事,這些文官就會像見了血的蒼蠅一樣,一涌而上。
對于這種情況,冉明也是心知肚明,幸虧冉明沒有冊立太子。否則派系會更加多的。不過這是冉明愿意見到的,派系之爭是傳統,冉明也無法改變,正所謂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這也是在冉明的可控制范圍之內。
然而,就在這時,突然中常侍尤義高聲喝道:“皇帝駕到!”
所有人趕緊分列戰隊,左文右武,按照品階站隊“臣等參加陛下,陛下金安!”
只見冉明龍行虎步,最讓眾人驚訝的是,冉明身后居然跟著兩個孩子,仔細一看居然是大皇子和二皇子。兩個皇子跟著冉明一起出場,本身就是一個強烈的政治信號。冉明也不與眾人介紹兩個皇子,而是大笑道:“今日乃是大喜日,諸位當不醉無歸,開席!”
接下來便是上酒菜、歌舞等一系列標準動作,雖然是吃著山珍海味,喝著瓊漿玉液,但眾人明顯都有些心不在焉。
吃的時候小心翼翼,如若冉明不提喝酒,更是滴酒不沾。顯然眾人都覺得,這結果未看到,都是吃不下喝不下。冉明也是看穿了眾人的心思,但是他卻磨磨蹭蹭,弄了個把時辰,有些醉眼惺忪的時候,擺了擺手,撤去歌舞。
眾人見到這一幕,同時精神一振,俱是暗呼道:“正戲來了!”眾人幾乎同時放下木箸,凝聲盯著冉明。
冉明接過宮娥遞來的絲帕,抹了抹臉,而后凝聲道:“今朕倒是想借此機會,說幾件事。”眼見眾人已經望著他,冉明毫不停頓道:“嗯,第一件,朕準備在大魏境內新增一科舉制,以科舉之法取士。”
“科舉制?”聽到這個有些陌生的名詞,眾人同時皺起了眉頭。
他們俱有心理準備,冉明會先敲打敲打他們,連殺雞儆猴也想過了。但就是沒有想到會是用這勞什科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