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王簡又把溫輝和石越聯合署名的奏折交給冉明御覽。
冉明看了看奏折,大腦飛快的運轉著。汝陰郡是因為糧食危機,所以發動的流民叛亂。可是在汝陰郡流民叛亂之前,冉明已經接到了十九起大小規模不等的叛亂。有的因為糧食太少,也有是因為幫閑辱罵流民,還有婦女被玷污,更離譜的是一次陳郡流民叛亂,他們的起因居然是分發食物的時候,有一個流民因為拉肚子,沒有趕上飯點。結果沒有吃到飯,就鼓動鄉族二百余發動了叛亂。這些叛亂雖然都被**了下去,但是這零零總總共造成了上萬人傷亡。
如果一次兩次是偶然現象,可是接連發生這次多次叛亂,冉明就是不用腦袋想,用膝蓋想也知道這其中肯定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冉明輕輕的放下奏折,向王簡問道:“王尚書令對待此事如何看?”
“臣,臣!”王簡略作思索說答道:“臣以為,這肯定是晉國的陰謀,這些流民中肯定混入了晉國的細作,為了避免浪費糧食,魏國應關閉邊關關隘,杜絕流民過境。”
“此舉不妥!”冉明搖搖頭道:“一旦我們采取這種辦法,就會讓天下渴望過太平日子的百姓失望。民心若失,再想挽回就難了。”
“可是晉國百姓大量涌入魏國,如今已經接近百萬人口,其中還有大量百越、蠻獠土著,這百萬人口,耗費的糧食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王簡朗聲道:“如今南征在既,到處都需要耗費物資,這些晉人涌入魏國,一心小心就會釀成民災。望陛下三思!”
“朕已經三思過了,糖衣炮彈,糖衣朕留下,再把他們的炮彈打回去!”冉明玩味的笑道:“跟朕耍花招,司馬聃太嫩了一點!”
隨后冉明召集皇家內衛校尉張平,張平自然清楚冉明找他是因為何事,因為他的失職,如果魏國混入了多少晉國細作,他不清楚,連續發起了十九起大小規模不等的叛亂,雖然都已經被**了,可是這些流民叛軍造成的損失卻不小。
看到冉明,張平認錯的態度非常好,直接將帥印交給冉明,請求冉明嚴懲。
冉明當然不會懲罰張平,畢竟這個流民數量太多了,皇家內衛剛剛完成整編,一切還沒有走向正軌,這個時候免掉張平,他的內衛恐怕在南征過程中,都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了。
冉明道:“張將軍對此事你有什么看法?”
張平比劃道:“臣的意思是,把晉國細作甄別出來,全部砍了!”
“不妥!”冉明搖搖頭,如果這百萬人是異胡,就算全部殺光冉明在心里也沒有什么壓力,可是這些大部分都是漢人,冉明心中就反感屠殺了。
張平是這個時代的人,他信奉的觀點,就是叢林法則。對于殺人,沒有任何壓力,可是冉明不同,冉明是一個后世之人,他不想沒有意義的殺人。
“甄別,還是需要的。”冉明邊說邊考慮著,語速很慢,道:“就是可以確認的細作也沒有必要殺了,就連土著,我們都可以免除殺戮,只要可以確認他們細作身份,就把他們整編起來,在軍隊的監視下,進行修路,南征之重,還是物資運輸,我們魏國與晉國的道路年久失修,路況很差,朕打算趁這個機會從北向南,修一條高速公路。”
張平卻反對冉明的這個做法,急忙用手語道:“可是陛下,一旦細作沒有甄別干凈,那些隱藏在流民中的細作,仍是一個巨大的隱患,如果這些細作得到機會,恐怕會制造更大的亂子!”
“殺人不是目的,更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冉明道:“很有可能,我們殺掉的人,正是我們需要用的人才,你也知道,我們魏國對人才的需求很大。朕連羅馬人,或者那些土著、各部胡人都能容忍,又豈會容不下晉國一些人呢?”
張平苦苦思索,仍沒有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就在這時,冉明突然有了主意。他朗聲道:“先把流民分別關押,然后煽動那些流民揭發流民中的細作,如果審查屬實,對于揭發人員進行獎勵。”
其實冉明這也是借鑒**中的作風,在**中,各級革委就是采取提干、入黨等各種政治優惠的誘惑,蠱惑那些普通百姓揭發身邊的“**”份子。冉明也是采取同樣的做法,只要給予他們一業的好處,那些流民在利益的誘惑下,肯定會出賣晉國那些禁衛軍細作。
張平得到了冉明的授意,很快組織精干力量,在各地駐軍的配合下,進行審查甄別活動。流民向魏國逃亡大部分都是以宗族為單位向魏國逃亡的,很少有單身人員。即使有個人,那也是非常少的一部分。在造冊登記之后,這個范圍就小了非常多。
作為搞細作情報出身的張平,對于細作的基本異常行為非常熟悉,所以在利益的刺激之下,很容易抓到一部分細作。
禁衛軍雖然是司馬聃的忠誠衛隊,可是他們畢竟不是真正的細作,也沒有細作的相關培訓,很多細作都多少在人前人后露出了馬腳,在張平的甄別之下,那些沒有受過訓練的細作,很容易被審訊出了同伙,即使有硬骨頭,也承受不住張平的審訊手段。
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內,張平共計揪出了一千六百余名細作,可能有漏網之魚,但是絕對大部分不是冤枉的。反正這些細作也不是直接殺掉,而是充當苦力,出了不發工錢之外,和民夫的待遇差不多,倒也沒有引起什么亂子。
隨著幾十支新組建的宣傳隊南下,冉明開始移駕了。冉明御駕親征,預示著晉國與魏國的全面戰爭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