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皇家特衛
這天到了魏國高祖烈武皇帝小斂,百官哭靈,守靈。冉明其實并沒有做什么出格的舉動,對于軍方的人事調動,并沒有像眾將領想象的那樣,疾風驟雨。冉明提拔原麒麟衛統領林黑山為奉車都尉。
奉車都尉,掌天子親軍、御乘輿車,這是一個非心腹不能擔任的官職。冉明自然要換成自己的人,一朝天子一朝臣,眾臣也說不出什么。一切似乎非常順利。其實冉明在暗地里的動作也不算小。張平撐握的“天聾地啞”與冉明親自組建的“粘桿處”,金成悅組建的虎組織同時合并,同時撤銷“天聾地啞”與“粘桿處”以及“虎組織”這三個組織機構,設立魏國皇家特別衛隊,簡稱特衛。特衛設海外營、江南營、西域營、巴蜀營、遼東營、內營以及一個特別行動隊和訓練營。
新成立的特衛以張平為特衛將軍,杜聰任記事參軍,李業為內衛長史,霍棋任內營校尉,原天聾地啞統領劉寶任江南營校尉,粘桿處首任統領荊展兼任遼東營校尉。鑒于謝艾的“死士”已經向冉閔投誠,對于原本負責“死士”招募、訓練的謝鶯玉任巴蜀營校尉,西域營校尉為“天聾地啞”負責西域事物的王岳。江南營校尉仍有張平兼任。海外營仍有改編的虎組織作為主要力量,為了避免一家獨大,冉明肯定往里面加了沙子。金成悅掛名海外營校尉。
對于三個情報組織的調整,只是在暗地里進行的。朝臣或許會聽到風聲,但是絕對不可能了解個中細節問題。
魏國似乎一切都在平穩的運轉著。只是新君尚未正式登基,所有的國事都壓在王簡這個尚書令身上,所以尚書令王簡忙得是不可開交。
冉明每天為冉閔守靈,只吃點素菜湯水,整得整個人都瘦了一圈。政治其實就是演戲,演得好了,自然可以獲得滿堂彩。由于冉明的絕佳表現,這讓文武百官,大贊冉明乃至仁至孝之人。直到臘月二十八日,冉閔大行之后的第五天,這時冉明才有機會召見他的潛邸心腹。
王猛從二十七歲在永興三年跟隨冉明,如今已經十一年了,王猛從風華正貌,如今也多了一比老態。看著王猛,冉明心中非常感慨,他不知道這位歷史上可以比肩諸葛亮的賢相,到底可以走到哪一步。
隨著王猛而后的則是李賢、李業、楊暉等人。看著這些老人,冉明滿心歡喜。
“好好好!”冉明非常清楚,無論他對董潤、張溫、籍羆、張艾、石越、王簡等人如何優待,他們都不可能像跟冉閔一樣,跟他一條心,一個方向。也只有他們這些人,才是冉明真正的班底,才是與他休戚與共的君臣。
“來人!”冉明沖中常侍尤義喝道:“快賜座!”
尤義也了解冉明這個新君對所謂的禮法不感冒,所以也不避諱,就指揮十幾個小宦官把錦墩搬進來,送于眾人,一一落座。
冉明向眾人隱晦的表示,將來肯定要重用他們。只是為了避免朝堂動蕩,只能先委屈他們,目前還不亦大動干戈。
王猛、李賢、李業等表示理解冉明,大表忠心。
“來人頒布圣旨。”
當王猛走出太武殿時,腦袋還昏昏沉沉的,想當初他不過是一個連三餐都沒有著落的落迫之人,可是如今卻成了武安候,進中書侍郎鄴城令。一下子成了中樞之中,顯赫一時的大官。
冉明雖然不會大規模調整官場,可是有些地方是必須掌握的,一是武裝力量,特別是禁衛宮衛,隨著五百名麒麟衛深入各部,成了事實上的主官,這個軍權,至少在鄴城之內,冉明就有了保障。
其次是鄴城令,這個職位相當于后世的北京市委**,掌握著鄴城的文武大權,冉明自然不會假手于人。哪怕是被朝臣猜忌,冉明也必須把這個職位拿到自己手中。冉明已經把原鄴城令遷升為少府少卿。把鄴城令的位置空出來給王猛,這樣讓王猛像歷史上一樣,展示他強橫冷酷的一面。
歷史上苻堅不猜測王猛,主要因為是王猛在擔任長安尹期間,把氐秦權貴都得罪了一個遍。就是想反,王猛也沒有了人心基礎。
冉明是想把王猛扶到相位上,一個冷酷無情的鐵血丞相,才是最符合帝國的利益。像王莽一樣,賢名遠達的丞相,冉明也不敢用。
王猛一路上就像做夢,剛剛來到他的府邸前,這時他才發現,府中的匾額已經換了。此時換成了武安候府。
“恭喜夫君,恭喜夫君,加官進爵,可喜可賀啊!”王猛的妻子楊氏一看見王猛,就率領全家老小前來恭迎王猛。與此同時,周圍的鄰居也上前向王猛表示祝賀。
望著他們多前來祝賀的人,王猛臉上露出了滿臉笑容:“同喜,同喜。還請諸位親朋和高鄰海涵,如今先帝大行,正值國喪,猛不便宴請諸位,待國喪之后,猛再宴請諸位!”
和王猛府邸上的喜氣洋洋不同,李賢回府后,簡直就是暴跳如雷了。隴右李氏是士族門閥中的大戶,哪怕此時沒有到他們鼎盛之極的唐朝,可是李氏的人口和能量也不能小視了。作為冉明的心腹之一,李賢的地位雖然比不上王猛,可是受重用這是必然的事情。
結果倒好,府里居然來了一百多親族,要求李賢為他們謀一個前程。
李賢此時只有一個弘文館文學櫞的閑職,哪有能力按排這么多李氏族人,況且冉明已經幾乎說明了,短時間內不會對他們這些潛邸大臣升遷,更何況這些族人。然而,得到李賢居然不肯幫忙,這些族人一下子就翻臉了。
“望恩負義”、“刻薄寡恩”等等難聽的話語就不禁脫口而出。好不容易用一些錢財把這些族人打發出去,在這些族人走后,李賢氣得在家里跳著腳的罵,連壇壇罐罐都打破了許多。
“夫君切消消氣!”李賢的妻子崔氏耐心的勸道:“這些庸人,夫君何必跟他們一般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