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娘道:“通常情況下,黃河汛期比南方雨季要晚一個多月,南方是四月(農歷)進入雨季,而黃河中下游則是在五月至九月間屬于汛期,這段時間內,黃河水位量明顯增加,時常有決堤的危險!”
謝艾聽到這里,臉上露出一個高深莫測的表情“看吧,董大將軍有樂子看嘍!”
寧陵,紅方中軍帥帳駐地。全面陷入被動,四處救火的董潤,此時如同情報中樞,南來北往的騎兵探馬、斥候、信使在這里進進出出。僅僅幾天,董潤的嘴角都長滿了水泡。
董潤對著龐大的豫州和司州沙盤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他對著沙盤如同魔癥般自自語的道:“張溫,你個老小子要怎樣?有種咱們真刀真槍,對著干一架!”
要說這次演習,對董潤真是不公平。不僅方圓數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一百多個城池要他防守,而且在這場演習中,魏軍傳統的優勢,根本體現不出來。要說魏軍的優良傳統,那絕對是出了名的玩命。不管敵人有多少,他們都敢血戰到底。
特別是陷入困境,絕境,他們往往爆發出無法想象的戰斗力,哪怕是身陷重圍,哪怕是敵眾我寡,他們都會勇敢的戰斗到底。像在原來的歷史上,一個年少失德,無法服眾的冉智太子,守著一座外有援軍,內無糧草的孤城,居然可以堅持一百多天。
魏軍的戰斗力和意志力,根本就無法有常理來形容,用句不好聽的話來形容,他們都是一群瘋子。如果他們被敵人城內,這個戰斗根本不會結束,反而僅僅是一個開始,他們會利用地形,逐屋逐街的與敵人戰斗到底。
可是在演習中,這個優良傳統無法體現,必竟再接近事實的演習,也不可能拿士卒的命去演。在演習中,一倍半的優勢兵力包圍敵人,在一個半時辰后就會判定被包圍方失敗。
可是在事實中,就連慕容恪也不敢保證,他能用一倍半的兵力消滅包圍中的魏軍,如果讓五倍的晉朝軍隊包圍魏軍,誰消滅誰現在還不知道呢!
“報,射聲營第十三部急報!”
“射聲十三部?”董潤一聽這個消息,心里猛然一急。這段時間藍方軍隊虛虛實實的進攻,把董潤搞得暈頭轉向,最終發現藍方軍隊大部分都是小股部隊,董潤也來了一個以分兵對分兵。藍方軍隊基本分成了以曲、屯為獨立作戰單位,董潤依仗著人多兵多,就采取部為單位。魏軍的編制沿襲東**曹魏的軍制是二五制,一部兵馬基本上為兩曲,約一千人,個別部統領一千五百人,也有三千一部的。
董潤知道楊開部為最接近偃師的部隊,他大喝道:“速傳!”
不一會兒,信使將一個紅色的竹筒遞交給董潤。董潤打開竹筒,取出里面的密信。密信很短,渺渺數十字,告訴董潤張溫。蔣干的旗號雙雙出現在偃師,在黑石關楊開被大量藍方軍隊阻擊,寸步難行。他已經對黑石關發起了七次以屯為規模的進攻,按照演習導演部的判定,他的部已經損失了五個半屯,七百余人失去戰斗力。
射擊營的戰斗力董潤是知道的,無論攻關城,還是在守城,射聲營的戰斗力都會視為普通軍隊的一倍半,特別是弓箭對射方面,普通步兵射聲營可以以一抵三。
如果導演部沒有舞弊,可以猜測在黑石關藍方軍隊至少有三千兵馬以上!
董潤道:“斥候營,速去探明相山城的守衛情況!”
紅方**奮武校尉陳勇道:“大將軍,不用探了,**剛剛接到消息,相山已經空了,藍方軍隊早已不知去向,相山城只留下了不足三百士卒,他們嚴守城門,城內外的藍方軍營內,都是稻草扎的假人。若是不這三百士卒按照張車騎的命令,在藍方軍隊離開相山三天后,再主動向我軍投降,我們根本不知道相山已經成為了空城!”
陳勇是冉明的徒弟,是這個世界最了解參謀制度的人。冉明向冉閔建議在軍中設立參謀制度,冉閔一看這個參謀制度,感覺非常欣喜。這個參謀制度在冉閔看來,最好的好處就是可以避免將領擁兵自重,因為參謀在一定程度上分了將領的部隊指揮權。
從統治者角度,冉閔也害怕下面的將領擁有自重,尾大不掉,不過目前魏國是沒有擁兵自重的現象,論軍中威望,任何將領都比不上魏軍的締造者冉閔。
可是以后會怎么樣、冉閔也不清楚,他只能未雨綢繆。在這種情況下,冉明的大多數徒弟都離開了正職,轉為參謀。
“這么說來,張溫那老小子有可能跑到偃師了?”
陳勇道:“這個說不準,是有這個可能。不過具體情況,還要看后面更詳細的情報。”
董潤道:“張溫的目的是什么,**現在有結論嗎?”
陳勇道:“從戰略上講,藍方軍隊目前的行為,應該是以運動戰術,以不停的運動,在運動中創造戰機,這是對藍方軍隊最有利的戰略戰術,如果他們據城而守,則是下下策!”
董潤道:“這個只是假設?”
“從理論講,這是有可能的!”陳勇想了想道:“現在已經進入雨季,道路泥濘,給我軍轉移帶來極大的困擾,這或許又是藍方軍隊的疲兵之計。其實要克制藍方軍隊的這種戰術,師尊曾告訴勇一個辦法,那就是不計一城一地之失,他打他的,我們打我們的,采取依舊的步步為營,層層推進,以戰略騎兵部隊相互馳援,以殺傷敵人有生為主要戰斗目標。”
“這個打法太被動。”董潤否決道:“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陳勇遲疑了一下道:“那就是把眼光放在黃河沿線,進入雨季,可以作為大軍渡河的渡口有限,我們可以利用戰略騎兵部隊巡邏黃河渡口,杜絕他們的渡河機會,在他們渡河時,采取包圍的戰術!”
董潤急于求勝,失去了他往日的睿智。“你們**全方位預測,張溫有沒有可能在偃師?”
“有”陳勇道:“不過,這個可能性很低!”
董潤失去了他最后一次反敗為勝的機會“以吾作為軍人的直覺,本將以為,張溫那個老小子,就是偃師等著與我決戰呢,他的想法肯定是我和他誰先取得戰果,如果本將沒有攻下黑他卻打下了洛陽就是本將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