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慕容恪一籌莫展之際,突然峰回路轉,柳暗花明。冉閔的秘密使者常煒抵達了燕國龍城!
陰山山脈,位于中國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東西走向。山地大部由古老變質巖組成,在斷陷盆地中有沉積巖分布。同時,這里也是魏國和代國的天然分界線。
所謂的這條分界線,只是雙方有意識的行為,當魏國虛弱時,這條分界線就是虛的。許多代國部落都會在秋高氣爽,駿馬長膘時,南下劫掠。當然,現在魏國軍力強,不但沒有代國部落越過陰山南下,反而躲得遠遠的。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此時這里牛羊倒是沒有,駿馬倒是成群,大約三萬余騎代國精銳如臨大敵的緊張的防守著這里。
七天之前,關中探子探得先前支援潼關虎嘯營不知去向。苻堅當既就猜測到,魏軍很可能是準備趁代國空虛,對付代國。目前這個消息,必須得到確認。所以苻堅就啟用了他的死間!
寧武、代縣、原平縣、東榆林、山陰縣、以及神池縣,這些城池都是魏國兵馬北上的必經之路。所以六縣前秦細作開始瘋狂活動著!
馬邑城,既現在的山西朔城區,歷史上漢武帝策劃的對匈奴的一場誘敵殲滅戰,結果被匈奴識破,沒有成功。后來,幾經沉浮,馬邑城的戰略地位仍沒有動搖。作為雁門的前沿,魏國在此布置了一千軍隊。當然一千軍隊肯定不能抵抗代國的傾國之兵。甚至連代國的一支前鋒大軍都無法抵抗。
一頭雄壯的獅子,都是用尿液在領地周圍畫一個圈圈,以宣示主權,任何試圖進入這個尿液的圈子,就被示為挑釁,直接一擊撲殺。如果中原王朝國力虛弱,軍力低下,即使布置一萬大軍,仍會面對隨時隨地的打擊,然而,魏國越是咄咄逼人,代國越不敢輕舉妄動!
這天早上,一個馬邑令小吏,突然看到縣丞張俊儀精神萎靡不振,雙眼布滿血絲。主薄趙弘上前打趣道:“張俊儀,昨天晚上又去郭寡婦家了?”
“屁話!”張俊儀大急道:“你前幾天告假,倒是在家里樂得清閑,而原本是你趙主薄份內的事,卻讓我來做。又是糧草調撥,又是民夫派遣,徹底沒有合眼,累死我了!”
有道是說著無意,聽者有心。一個安插在馬邑縣衙門內的秦國細作側耳傾聽起來。正巧大嘴巴的趙主薄又替他解惑了:“現在秋收已結束,公務早已處置完了,哪有什么事情!肯定是你去了郭寡婦家,被郭寡婦快吸干了。”
張俊儀笑罵道:“就知道你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昨天正準備返家,兵部卻下來的行文,命我馬邑郡準備八千石糧食,二萬石草料轉運費到定襄城!”
“怎么可能,定襄可是大城,城內儲存糧食超過七萬多石,就是他們五千兵馬,吃一年都不是問題。怎么會缺少糧食!”趙弘道。
“具體情況,我也不知道!”張俊儀又說道:“可能是來了新來了大軍吧!軍隊一多糧食肯定不夠用的!聽說不僅我們馬邑要運糧過去,就連周邊的寧武、代縣、原平縣也要向定襄運輸糧草!”
“噓,你小聲點,別讓外人聽到……。”趙弘道:“我聽我在雁門郡的從兄說,朝廷準備向代國用兵,以報復當初代國支持崔通叛亂,所以這個消息,千萬不能讓敵人的細作聽到!”
細作小吏借故離開,把在縣衙內聽到的這個消息報告給他的上線。上線急忙動用手中的權力,繼續上報,結果大吃一驚。雁門、定襄、云中、都在秘密籌措糧食。而且這些運作做得極隱秘,并沒有動用普通民夫,而是直接動用的俘虜。
由于俘虜都是魏軍嚴密看守著,根本不用擔心泄密。
細作上線,為了驗證這個消息的正確性,又展開金錢攻勢,在大量金錢的攻勢下,許多魏國官員見財忘義,把他們知道的秘密賣了出去!終于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秦國細作,最終知道了魏軍秘密向定襄、雁門一帶增兵了。就連在潼關、函谷關消失的虎嘯營、背崽軍也出現在了定襄!
細作大喜,查到這么重要的情報,苻堅定會重賞他們。他們把這個消息以信使、信鴿、飛鷹三種方式,確保可以準確無誤的傳到秦國!
然而他們還沒有來得及高興,就發現此時密密麻麻的魏軍出現在他們住所周圍,一不發,直接進攻。
這些細作,終究是細作,他們怎么可能是魏軍精銳的對手,要么成為魏軍俘虜,要么直接被格殺!
當場俘虜的細作在“天聾地啞”專業情報人員的審訊之下,全部竹筒倒豆子,把他們知道的東西都說了出來。冉閔密令“天聾地啞”再次出手,在魏國境內清除敵國細作。關閉對晉、秦、代、燕的國境線。
冉閔的戰略欺騙,最終成功的騙過了秦國高層,秦國高層為了奪回潼關,干掉懸在他們頭上的利劍,全國上下到是暫時的團結在一起。太子苻生也急需要軍功來穩固他的地位,而苻緊則需要軍功得到眾人的認可!
目的一致,二人倒沒有像漢人一樣相互拆臺,而是各率各自部曲,各攻一地!最終苻堅、苻生依靠抓鬮的方式,確定由苻生率領其心腹部曲,進攻潼關,而苻堅則是進攻函谷關,雙方以戰功來證明各自的能力。
秦國自然也有很多不甘心受氐人壓迫的漢人向冉閔通風報訊!其實就算沒有關中漢人通風報訊,冉閔的“天聾地啞”也知道秦國的動向!
與此同時,慕容恪在龍城也常煒展開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