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就當嫖妓了
這些密信的內容都非常平常,可以說這些密信的價值都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這些內容在朝廷的邸報上都可以看到。不過,冉明卻看得非常仔細,像冉閔明旨確定冉智為開元二年春祭主持人,這個消息將來肯定會發邸報,可是冉明偏偏在邸報并沒有出來之前就發出了。
密信上還提到冉閔把張乾提升為中書監,謝安提升為中書省侍中。謝艾出任魏國鎮西將軍,慕容恪出任雍州刺史、長安尹。
中書監這個官職是原來的秘書監演變而來。但是最初因三國出了曹丞相,所以后來的統治避免自己或子孫成為丞相手中的傀儡。就把原來只管圖書檔安的秘書監升格成了臺閣。其實也算是內閣的起源,中書監中書令雖然沒有丞相之名,卻有丞相之實。有人或許會說,這其實不過是換湯不換藥,事實上區別還是非常明顯。
丞相位列三公之首,屬于三司之列,可以開府建衙,自己招募幕僚,形成一個絕對大的利益集團。可是中書令卻不同,他既沒有開府的資格,即使副手,也是絕對實權派。這樣以來,張乾和謝安就是魏國朝廷里的除皇帝之外的一、二把手,張乾的職權相當于后世的國家副******,至于謝安則相當于第一常務副**。
冉明同樣看了這些密信的日期,同樣也是在邸報發行之前。
這個不起眼的發現,讓冉明心中猛然一驚。自己收到的消息,據說比冉閔正式頒布的圣旨還要早,這就說明粘桿處已經把間諜秘密的安插在了冉閔身邊。這讓冉明心頭凸凸直跳。冉閔是什么樣的人,冉明直到現在,他都不是非常清楚。不過可以肯定,冉閔今日的一切成就,包括這個數百萬平方僅是的龐大帝國,就是冉閔自己親手締造的。
冉閔起家依靠的無非兩樣,第一是他的個人武勇,冉閔的功夫非常了得。如果要中國歷史上所有冷武兵器武將個人武力值進行排名,除了天縱神威楊再興,那么就剩悲情霸王項羽可以和冉閔相比了。第二樣就是他的“眼睛”和“耳朵”“天聾地啞”。冉閔的這個情報組織,超出了歷史上同期間諜情報組織的范疇,除了武器不夠先進,其作用和理念都不比后世差。也就是因為擁有了“天聾地啞”才讓冉閔可以未卜先知,立于不敗之地。當然歷史上冉閔之敗,那是非戰之罪。
敢在一個依靠“天聾地啞”起家的冉閔身邊安插間諜、細作,這讓冉明心都快飛出來了。這如果用趙本山的話說就是老鼠給貓當伴娘,簡直太瘋狂了。
“說,這是怎么回事!”冉明一聲怒喝,著實把杜聰嚇了一大跳。冉明指著杜聰咆哮道:“誰指使你們這么做的,杜聰你最好不好告訴我,這件事你毫不知情。敢把細作安插在父皇身邊,這是誰的主意,這個無比愚蠢的笨蛋,難道不知道這么做,會把我們所有人帶進一個絕路。一旦被父皇發現,到時候死的就不是一個人,而我們所有人!”
冉明突然抽出橫刀,殺氣騰騰的指著杜聰:“今天若是不給孤一個合理的解釋,你就不用再解釋了!”
杜聰急得直跺腳,好在冉明的性格雖然暴烈,但是也絕對不是那種不可理喻的人,他還是耐著性子聽著杜聰把一切事情娓娓道來。說完這些話,杜聰就跪在地上,掏出一柄匕首,直逼著自己的胸前。“主上若是怪罪,聰愿意以死明志。”
“死,死個幾把!”情急之下,冉明不禁暴出粗口:“你們這事做得太過草率了,為何不與孤事前商量一下,你們就這么容易相信別人,這萬一要是父皇故意做出的試探呢”
其實,這個細作并不是粘桿處有意安插的,而是他們自己找上門的。司馬遷在《史記。食貨志》中寫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其實也是對社會發展作出了最好的詮釋。冉閔的“天聾地啞”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組織,對冉閔有著無比狂熱的忠誠。要說他們的特殊之處,就是因為他們其中很大一部分成員都是一群聾啞人。作為殘障人士,無論古代還是今天,他們都遭受著世俗的歧視。
他們找工作非常難,幾乎沒有人愿意聘用他們。或許有人說,沒有人聘用他們,他們就可以自主創業,事實上自主創業也更難,擁有創業資本的人很多,可以擁有創業智慧的人非常少。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為了生存,注定要比正常人付出得多。
冉閔的“天聾地啞”是一個規模非常大的特務組織,其中僅核心成員就多達三千余人,加上外圍成員以及成員的親屬,這是一個擁有數萬或者十余萬人口的龐大組織。盡管他們有很多正常人群來為他們遮掩身份,事實上“天聾地啞”的正常運轉,還是依靠這些殘疾人士。
中國的政治上向來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在任天子頒布的政策,下一任繼任者就會漸漸扔掉,換成自己的那一套。隨著冉閔江山漸漸穩固,那么擺在“天聾地啞”的問題出現了,冉閔總有一天會死的,如果冉閔死了以后,他們將怎么辦?他們的出路在哪里?
冉明和冉智兄弟二人,其實就是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政治利益。冉智是嫡長,他的政治觀點也非常明確,就是代表大多數士族門閥的利益。冉明則完全不同,冉明沒有嫡長的身份,而且他對寒門、商賈、工匠這些卑微階層沒有歧視,而且還非常重視。這樣以來,那些士族門閥就受不了了,憑什么讓我們這些高貴的人跟那些泥腿子、賤籍的人同堂為官,和他們這些賤民同堂就是對他們的侮辱。更何況還有那些更為卑賤的商賈了。
冉智和冉明的對立,其實和“天聾地啞”并沒有什么直接關系。他們的利益切重并不在此,如果冉明和冉智一樣,都對殘障人士漠不關心,又或者是一樣的歧視,這些“天聾地啞”成員也不會輕易涉足二人奪嫡的戰爭中。可是偏偏冉明對殘障人士不僅沒有歧視,反而非常重用。特別粘桿處,不僅是“天聾地啞”的學生,更是“天聾地啞”換一種方式的延續。
在這種情況下,“天聾地啞”終于邁出了一步。哪怕是冉閔的心腹“天聾地啞”的領導者張平,也沒有辦法。就像陳橋驛,被黃袍加身的趙匡胤那樣。
最后張平不得不與眾“天聾地啞”成員進行妥協,在不威脅、不背叛、不謀害冉閔的情況下,“天聾地啞”對冉明進行先期試探接觸。如果冉明同意合作,他們“天聾地啞”就在站在冉明的立場上助冉明奪嫡。
冉明聽到這些話,差點激動得跳起來。也難怪他會如此激動,雖然冉明建立了粘桿處,無論規模和力量,粘桿處都無法和“天聾地啞”相提并論。如果有“天聾地啞”的支持,對冉明的好處自然是非常明顯的。冉明就好像長了千里眼,順風耳,可以了解冉閔的真實動態和心里想法,可以未雨綢繆,可以提前布局。
杜聰道:“這三封密信其實是他們派出人送到我們位于鄴城的分部霍棋手上,霍棋不敢大意,就用了最快的速度,把密信送了過來!”
冉明道:“孤是否可以理解,這是“天聾地啞”付出的誠意?”
杜聰點點頭。
不背叛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幼稚可笑的想法,只要冉明把這些信公布出來,或者交給冉閔,“天聾地啞”就會有一大批人掉腦袋。“天聾地啞”主動把刀柄遞給冉明,他們誠意顯然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