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閔講完這個故事,就像虛脫了一般,有一種解脫暢快感覺。不過這種情緒,只停在冉閔臉上片刻,突然冉閔開始迷茫起來,眉宇中的失落卻是如此明顯,似乎心事重重。
冉明很是迷惑,驍勇善戰的冉閔,怎么會露出這么癡情的一面?
突然,冉閔沖冉明道:“蘭靈找你了?”
冉明更加迷茫道:“蘭靈是誰?”
“你不知道蘭靈?”
冉明茫然的搖搖頭道:“不知道!”
“那么,淺云呢?”
冉明同樣搖搖頭。
董皇后道:“蘭靈就是火云圣女,淺云可能是長公主吧!”
冉閔突地猛瞪雙目,眼里飽含炙熱如火的火焰。“明兒,你知道為父為什么反石虎嗎?”
冉明沒有說話,在歷史給冉閔的定論就是背信棄義,理由就是石虎就養育著冉閔,而冉閔卻殺絕了石虎的子孫。
冉閔道:“石虎雖然對朕有養育之恩,可高皇帝(魏烈帝冉瞻追封)生前為趙國攻城掠地,數度身先士卒死戰,奪城五十余,克敵無數,要說償還恩情,早已償還完了。可是石虎怎么對待高皇帝的。只是高皇帝武功比石虎高,軍功比石虎大,倍受石虎忌憚。所以,石虎就采取借刀殺人之計,嚴令高皇帝率弱軍出戰,高皇帝以弱克強,大敗十數倍之敵,然石虎見借刀殺人之計失敗,就下令左右兩翼三萬余趙軍悄悄撤退,故意不通知高皇帝,讓高皇帝所部陷入重圍,最終寡不敵眾,命喪敵手。”
冉閔說得很決然,一字一字狠聲說著,心卻十分痛楚,原來石虎與冉閔不僅有殺父之仇,更有辱母之恨。冉瞻尸骨未寒,石虎欲霸占王氏,王氏不從,自盡而死。當年,冉閔親眼目睹家破人亡,那個他只有六歲。難怪他會如此恨胡人,這其中也不難說出他有點點私心……
石虎生性殘暴,暴虐好殺,未登上帝位時,不僅用殘酷的手段先后殺死兩位妻子;即使在軍隊中如果遇到與他一樣強健的戰士,他會以打獵戲斗為由,借機將對手殺死,以解心頭之快;戰斗中,對俘獲的俘虜,不分好壞,不分男女一律坑殺,很少有俘虜生還。稱帝后,本性不改,窮奢極欲,勞民傷財,大肆營建宮殿,百姓的勞役負擔超過任何一代。
冉瞻有勇有謀,自然會被石虎所不容,石虎的性格釋然,借刀殺人不足為奇。
冉閔痛恨的道:“佛圖澄那個禿驢,也不是什么好東西,為了激起石虎對摩尼教的痛恨,不僅誣陷狼峒部謀反,還說蘭靈**無雙,蘭靈為了不牽連朕,所以才匆忙逃走。”
原本,還有這么多的隱情。
冉明想想,如果換成自己,在國仇家恨之下,殺光石虎子孫也不足為奇。
得到冉閔根本沒有遇到蘭靈,也沒有看到淺云,所謂的還珠公主,以及女千里尋父不過是一個巧合,冉閔頓時非常失落。
突然,冉明想到了一個離開朝堂這個混亂漩渦的辦法。冉明并不想和冉智爭,不是不想當皇帝,而是冉明很聰明,以冉閔的身體情況,他至少還有十幾二十幾年可以活,就算他能打敗冉智,就算能當上太子,也不見得就能順利當上皇帝。
就像唐朝的李二的兒子李泰、李承乾倒是爭得不亦樂呼,可是最終便宜了李治這個小屁孩。現在魏國和唐朝的情況差不多,隨著冉裕慢慢長大,難道他作為嫡子,沒有奪嫡的希望嗎?
現在,冉閔恐怕不會輕易放權。他還沒有當夠皇帝,太子平庸了冉閔會不喜,但是太能干了,威望太高,也會讓冉閔感覺到危脅。
如果冉智的權柄日益增加,讓冉閔感覺到了威脅,哪怕自己不爭,冉閔也會為了平衡太子的權柄,支持自己。既然爭或不爭,都是一個結果。冉明自然不想爭這個太子之位。
或許可以借這個機會,離開中樞,遠離是非之地。
冉明道:“父皇,兒臣愿意走一趟漠北!”
“你!”冉閔冷冷的看著冉明,半響沒有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