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提出團長人選從萊沅獨立團考慮,那就離不開征求嚴凱和汪曉晴的意見了。
汪曉晴的職務已經是通過軍區的同意了,但嚴凱的事情,雖說申訴報告已經上去,就不知道軍區首長會是怎樣的考慮,最終的結果還沒有下來,是走是留還在不確定之中。
但政委還是先和嚴凱談了一次話,并沒有隱瞞軍區要調他到主力旅任旅長的事,而軍分區則要留住他擔任副參謀長的預案,要嚴凱自己做好思想準備。
“老領導,當初,我那只是賭氣的話,當不得真。能在您和師長手下干,我當然是太愿意了。‘革命戰士是塊磚,哪里需要就哪里搬’,反正我服從組織上的安排。當不當這個副參謀長倒無所謂。”
“這么說,你還是有情緒的了?”政委明白嚴凱的意思,但卻故意裝作不明白地調侃了一句。
“沒有,沒有。嘿嘿……其實,這官當大了更不自由呢!”哪能讓領導誤會了呢?嚴凱聽到政委這么一問,趕緊站起來解釋道。不過這后面一句,倒是他的真心話,他這人太懶散了。
“這次把你和小汪叫來,主要是征求一下對新組建的二個團的人事安排。軍事干部一律從萊沅獨立團調配,政工干部軍分區會解決一部分。不過,你個臭小子這次倒是逐了愿,團長政委暫時一身兼。”
政委看談話目的已經達到了,便結束了談話,并告訴了這次讓嚴凱他們上來的意圖。
對萊沅獨立團的干部,當然是嚴凱和汪曉晴兩個熟悉了,于是,這次萊沅獨立團的人事變動就大了。
按照嚴凱和汪曉晴的建議。
萊沅獨立團的一、二營留在獨立團,這樣仍保持了十二個連的上千一線干部戰士,這一千五六的人員已經足夠一個團的兵力,以保證了萊沅獨立團作戰能力不受影響。
而三營劃到新三團也有六個連近七百人,加上從三個主力團調入的三個連,總兵力也達到了一千多人,基本上比當初萊沅獨立團建立時強多了。
原萊沅獨立團的團部機關各單位一律一分為二,這樣也可以保證二個團的管理指揮系統能正常運行。
考慮到新三團是全新單位,嚴凱自然就兼任新三團團長了。至于萊沅獨立團團長,他倆都推薦郭子謹擔任。
兩個團的團、營的主官人事安排情況是這樣。
新三團:
嚴凱團長兼政委;副團長李家武;秦大少調任參謀長;政治部主任待定。
一營長秦小藍;教導員和副營長待定。
二營長葉國良;教導員和副營長待定。
三營長高玉寶;教導員和副營長待定。
萊沅獨立團:
團長郭子謹;政委待定;副團長周祥德;參謀長孫得貴;政治部主任待定。
一營長石振邦;教導員留任;副營長王虎調任。
二營長王彪;教導員留任;副營長林平(即郭子謹七人中的小圓臉)。
三營長佘忠華,原一營副營長提任;教導員留任;副營長毛高貴,原一連長提任。
教導員一律留任的原因,主要是考慮到部隊的穩定的問題,等到部隊進入正常運行穩定后,再該提的提,該調整的調整。這兩個團的政治部主任不是還缺著嗎?
新三團的副營長空著,主要是考慮安排老紅軍,畢竟是一個全新的部隊,需要政治和軍事素質都過硬的同志擔任。而從三個主力團抽調的干部還沒到位,具體人選還不好確實。
至于李家武的任命有點突然,原來人家本來就是地下黨當初打入晉軍搞兵運的老資格,嚴凱當然趕緊將這個寶拉到自己身邊協助工作了。
除了從政治部抽調一位老紅軍科長到萊沅獨立團任政委,再是提拔萊沅獨立團一營的教導員擔任政治部主任,副教導員扶正這些微調外,軍分區黨委很快就通過了嚴凱和汪曉晴提供的二個團的人事安排方案。
戰時的動作都是迅速的,這邊方案剛批下來,從三個團抽調的部隊也趕到新三團的駐地報到了。
于是,嚴凱立即召集李家武和秦大少一起研究三個營的副營長人先了。